千呼万唤,终于从政府职能部门传来消息:财政部6月17日公布的《我国个人所得税基本情况》透露,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居民消费支出、市场物价水平等变化情况,今后个税起征点还将适时作出调整。
财政部的这个表态,是对近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对个税起征点的调整呼声越来越高作出的回应。相对于前一段有官员表示不考虑个税起征点调整的说法,这是一个还算令人高兴的消息。不过高兴之余,财政部这份报告中有一句话却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报告说,大幅提高起征点后,高收入群体受惠多,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反而受损。
这句话,让人理解起来比较费力。只有仔细阅读了相关的报道后,我们才能大致知道财政部这个说法的真正意思。这也让人从另一个方面知道了有关部门为什么迟迟不愿意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原因,原来是为了不让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受损。可是仔细看看,财政部门的这种算法,其实更像是一场文字游戏,有点把人往里边绕的意思,也有点越算越糊涂的意思。
报告说,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始终贯彻“高收入者多缴税,低收入者少缴税或不缴税”的立法精神,并认为提高起征点不会惠及中低收入者,反而会影响低收入人群的利益。为了证明提高起征点反而损害低收入者的利益,报告举例说明:如果目前大幅提高费用扣除标准(即个税起征点),受惠多的是高收入者,中等收入者得益少,比如将2000元提高至3000元,月薪为5000元的纳税人税负只能减少100元/月,而月薪为10万元的纳税人税负减少350元/月;如果将扣除标准提高至5000元/月,月薪为5000元的纳税人受惠175元/月,而月薪为10万元的纳税人受惠1050元/月;再如果将扣除标准提高至1万元/月,月薪为5000元的纳税人仍然只受惠175元/月,而月薪为10万元的纳税人受惠2800元/月。
这个算法,虽然有些绕来绕去,但仔细看看,还是能大致看明白。不过看明白之后,我们对报告所称“提高个税起征点后,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受损”这个说法,要有所纠正。其实,提高个税起征点后,并不是低收入群体受损,而是国家的税收总额受损。就拿月收入5000元为例,起征点从2000元调整为3000元,他可以被少扣100元/月,也就是每月多收入100元,他受什么损了?他得了100元的益,一点损也没受。至于月薪10万元的公民可以被少扣350元/月,那只是关系到国家的税收总额,跟低收入群体,或者说跟月收入5000元的人一点关系没有。如果说为了让月收入10万元人多交税,就总也不提高个税起征点,那才是真正让低收入群体受损了呢,因为他(月收入5000元者)在现行标准下毕竟要每月多交100元税。
以人为本,是党中央倡导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着力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是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设中的要求。在当今物价水平下,适度调整个税起征点,变个税起征点从静态为动态,已属非常必要。如果总是用《报告》那个算法,那是不是应该降低而不是提高个税起征点才算让低收入群体受益呢?显然不是。所以,站在收税人的立场,却又好像是为纳税人说话,这难免会越论就越不明白。(文/本报评论员 商寅泉)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