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对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先生不久前发出的“中国政府似乎有意将外国供应商排除在其4万亿元人民币财政刺激方案下的合同之外”指责的一种回应。“6月4日,发改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等其他八部委联合发文《关于印发贯彻落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监管工作意见的通知》,强调政府投资项目属于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产品”———在笔者看来,这是中国政府近年来罕见的尊重国际惯例的一种举措,这似乎意味着,在改革开放30年、“入世”8年后,中国已经渐渐参透了国际经济贸易的实质,即国际贸易不是为了获得称赞,也不是为了获得最时尚、最豪华的消费品,而是为了本国经济的强大和人民福利的增进。
伍德克先生是一名资深的国际贸易人士,熟悉国际贸易游戏规则,但他在向中国发出这番批评时,却似乎忘了,政府采购优先购买本国货正是欧美这些国际贸易游戏规则的制订者,为世界和中国树立的榜样。
比如欧盟的“公共工程采购指令”和“公共部门货物采购的指令”,就明确规定政府采购的招标活动,应该在“成员国范围内进行”并优先购买成员国产品。金融危机后,欧盟更要求,采购金额在500万欧元以上的工程,20万欧元以上的货物和服务,必须在欧盟范围内采购;政府采购过程中倘若要采购外国产品,会提出相应的贸易补偿条款,避免对国内同行业产生冲击。而美国的《购买美国产品法》也直截了当地规定,若无特殊情况,美国政府机构必须购买美国产品。现在,中国政府开始学习这些榜样了,成为尊重国际贸易游戏规则的一员了,伍德克先生应该高兴才是,怎么反而表示不满呢?
伍德克先生对中国的指责,颇有一点暗示中国在搞贸易保护主义的意味。但身为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先生也应该清楚,目前中国才是自由贸易体系的坚定维护者,而欧盟反而有些向贸易保护主义倒退的迹象。比如在去年年底,由欧盟成员国代表组成的反倾销委员会,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铁紧固件征收5年最高达87%的正式反倾销税———这不过是欧盟最近对中国发起的诸多反倾销攻势之一———但中国政府和业界发现,在欧盟对华紧固件反倾销案的整个调查过程中,居然有20多点与WTO现行规则相违背,结果却仍作出了肯定性裁决,这让中国方面情何以堪,又如何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你的指责呢?
回过头来再来看看九部委关于“4万亿刺激方案优先买国货”的规定,就会发现这一文件还远不是为了确立国货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而仅仅是为了纠正国货被歧视的现象。诚如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进出口业务的副会长陆仁琪所言:“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把外资关在门外,而是国内的不少用户把中国制造的企业关在了门外。这是现在我们主要应该克服的歧视性心态。”真正的自由贸易,应该反对一切歧视,不论这种歧视指向谁!
这次为了克服国际金融危机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中国政府推出了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使政府采购成了一块超级大蛋糕。可是,令人不解的是,蛋糕虽然不小,但吃到中国业界嘴里的却不多,尽管自2003年开始实施的政府采购法明文规定“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但外国品牌却依然在电梯、彩色胶卷、轿车等多个行业的政府采购中呈现垄断地位。以轿车行业为例:财政部国库司2005年发布的《2004年全国政府采购信息统计分析》显示,2004年全国政府采购小汽车总规模为154.7亿元,洋品牌桑塔纳(占22.97%)、别克(占18.20%)、帕萨特(占16.45%)、本田(占15.98%)位居前四名,而国产品牌红旗(占2.28%)、中华(占1.58%)、奇瑞(占0.70%)所占份额极少———到目前为止,这种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不久前反而传出了“宝马”入围中国政府采购名单的消息。这意味着,中国的政府采购不仅在观念和法律层面,而且在实际运作层面和欧盟、美国“接轨”,这当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站在世界范围内看,政府采购优先购买本国产品,无疑是一种“自利”行为,但这种自利行为因为有助于促进各国经济的平衡发展,有助于提升各国人民的福利,同时也体现了各国政府对本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福利的责任,因此它在客观上也具有“互利”的性质———有利于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有利于世界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对中国九部委的新决定,伍德克先生应该乐观其成才是!(郭松民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