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陷“捐款门”的余秋雨明显有点上火,不仅对“假捐20万”很来气,而且还抛出了一个很有创意的名词“咬余专业户”。余秋雨的意思很明显:我捐款20万是真的,所谓“假捐”,只是一小撮别有用心的“咬余专业户”在乱咬,大家别当真。但大家好像还真当真了,在网上溜达一圈,发现绝大多数网民不仅相信余秋雨搞了“假捐”的把戏,而且还逮住“咬余专业户”这个词进一步批评余秋雨太没风度、居心不良。
余秋雨很上火,至少表面上看来,他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但比较搞笑的是,他却没办法证明自己真的捐了20万,只是说四川的受捐者很快会作出声明、拿出证据证明他的清白。至于这个很快到底有多快呢,余秋雨没说,我们也不知道,也许是一个星期,也许是一个月。我感到奇怪的是,如果当初余秋雨的确捐了20万,而且也向媒体公开了这个信息(不像做好事不留名的样子),为什么这个捐款证明会这么难产?
要回答这个疑问,恐怕要从我国慈善事业的一个大问题说起,那就是慈善信息的公开不够和太过粗糙。不妨以最大的善意来理解“捐款门”——余秋雨或许真是被冤枉的,但慈善信息公开不够的习惯,硬是搞得他不能马上自证清白,只能整出个没什么杀伤力的“咬余专业户”,最后倒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的。当然,质疑余秋雨捐款真实性的人们,也是理直气壮的,因为他们同样看不到余秋雨的捐款证明和记录。
这样一来,问题就浮出水面了——为什么详细的捐款记录要搞得这么机密呢?我们知道,在慈善事业发达的国家,慈善信息都很公开,捐款人是谁,捐了多少钱,这笔钱拿来买了多少本书、多少支笔,都是有详细记录的。关心慈善事业的人,随时都可以查询这些信息。但在我们这里,钱捐了也就捐了,至于这笔钱具体拿来干什么了,捐款是不是有详细记录,都是不知道的事情,我们的慈善机构,好像也从来不把这些制作完整详细的慈善信息当回事。这种慈善习惯带来的后果,是信息的不透明,是慈善公信力的丧失,而我们知道,透明和公信,恰恰就是慈善事业的生命。
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祭之前,成都市财政局曾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成都接受使用善款的情况,具体到各个捐款人的善款使用记录,应该说在国内的慈善信息发布中已经很罕见了,但就是这样万众瞩目的信息发布,善款使用情况也只是“用于修缮危房”之类大而化之的表述,我们的慈善信息制作之粗糙,可见一斑。
对余秋雨来说,现在没有公开的信息可以证明他捐了20万,同样也没有任何信息证明他是在假捐,但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作为“文学大师”,余秋雨有义务自证清白,但现在捐款记录拿不到,即便余秋雨真的捐了20万,他也会陷入极度被动的境地。退一步说,即便受捐者后来补开了捐款证明给余秋雨,大家很可能也会怀疑这里面有猫腻——有时间差的捐款证明,其真实性当然要被怀疑。
事情闹到这个份上,我只能含泪劝告一下余秋雨大师,你实在不能怪大家太挑剔,也不能怪“咬余专业户”太执着,要怪的话,只能怪我们的慈善信息发布太不规范,太没把捐款人当回事了。(冬晖)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