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1日国内成品油价年度第二次调整之后,关于油价是否应该上涨,涨价空间到底几何,未来成品油价是涨是跌的问题,政府、企业和专家学者均从各自立场发表了针锋相对的观点。这意味着,在宏观经济尚未明显复苏的当下,成品油价的一点点细微变化都牵动着各方的神经。
企业声音
石化双雄“抱怨”涨价太少
成品油价格上涨不到一周时间,近两天便有中石油、中石化的内部人士放出油价未涨到位的言论。 6月2日,中石化有关人士表示,此次上调油价并不到位。时隔一日,中石油集团引用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克雨的话称,此次调价未能调整到位可能是一个遗憾。
息旺能源的测算数据显示,6月1日国内汽柴油价格理论上调空间为750元/吨-800元/吨。此次上涨400元/吨后,余下的350元/吨-400元/吨则可能成为下次上涨的空间。在此次调价之前,中石化某高层曾表示,中石化炼油已处于亏损状态。而息旺能源在近一个月对炼厂利润观察后得出结论:尽管6月份炼油成本连续第4个月上涨至年内新高,但主营炼厂仍保有炼油利润,而成品油价格“水涨船高”正是保证利润的重要原因。
官方回应
成品油价也有下调弹性
国际油价近期一路走高,被认为是此次发改委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主因。但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却表示,由于此次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缺少实际经济增长支撑,未来很可能会回调。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国家能源局方面的呼应。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日前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金融危机之下,此轮国际油价的大幅上涨缺乏经济基本面的支撑。
据张国宝介绍,近期国际油价上涨过快这一现象,说明已经有游资进入到了油市。因为原油的实际需求在这段时间并没有大的上涨,而且在今年上半年对原油的进口中,有相当部分是有些国家看到油价处于低位,在增加储存,并不是在实际消耗原油。因此总的来看,全世界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对原油的需求是在下降的。
对此,科威特石油大臣阿卜杜拉·艾哈迈德·萨巴赫日前也表示,近来国际油价不断攀升,主要原因是市场心理的波动使然,而市场基本面其实并没有发生改变,还是供大于求的局面。
专家观点
成品油价完全参照原油价格是否合适?
“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完全以海外三地的原油价格波动为基础是否合适?”第一财经评论员马红漫对记者表示,“国内的成品油原料并非全部来自于海外原油进口,国内自产原油基本上占到总量的一半左右。而自产原油成本要远远小于进口原油价格。”
因此,完全以国际原油价格来推断成品油成本有可能会出现虚高的问题,其结果不过是让垄断石油巨头去享受海外市场溢价而已。
“把国内成品油定价依据全部依托于海外,显然有失市场公允。”他强调,目前国内的成品油定价权还是为行政部门所管制,即便是有关部门所谓“完善后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也是如此。马红漫坦言,目前的情况是,不仅具体调整成品油价格的时间并未严格依照公式,而且调价公式本身也备受质疑。
调价可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崔新生认为,此次调价仍与国内目前扩大内需的政策方向相违背,“虽然国内经济形势已出现好转迹象,但此次调价还是不可避免地对相关行业造成影响,总体上并不利于整体经济形势的发展。用油的相关行业会增加成本方面的支出,部分企业甚至可能不利于摆脱之前的颓势,而且,传统的农忙季节已来临,对农业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虽然刚刚调整了价格,市场上已经开始猜测何时将有第二次调价。“既然此次根据相关章程上调了油价,那么国家发改委还可能会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的调价。”崔新生认为,下一次的调价或许不会等两个月之久,而且,很可能会在国际油价上涨至75美元的时候进行调价,调价幅度也会比此次每吨400元的涨幅更大。
400元/吨是为平衡各方利益
“事实上,人们知道必涨无疑。”能源行业分析师黄顺敬表示,在整个5月份,市场一直都在等待发改委调价的消息。
他分析,400元/吨的涨幅是个综合考虑的结果。低于400元/吨,可能刺激的力度不够;而高于400元/吨,虽然比较符合两大石油公司的期望,但是可能不利于经济的复苏,以及农业的用油需要。
因此,这个涨价结果应该是各方都能接受的,虽未接近国外原油的涨幅,但也适当缩小了价差,保证了成品油的稳定供应。
黄顺敬表示,如果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国内成品油还要面临调价的压力。虽然不会严格按照《办法》所规定的条件,但也只是个时机抉择的问题,就像这次一样。(王毅鹏 李伟)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