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并购: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海外并购: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
2009年06月05日 12:47 来源:上海文汇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名不见经传的中国民营企业四川腾中重工收购美国通用汽车旗下知名品牌悍马,这条消息迅速发酵成了这两天首屈一指的舆论热点。这桩并购案涉及的资金约在1亿到5亿美元之间,数额并不算大,却倍受关注,其中原因正如《华尔街日报》的分析——“指标意义更大”。这个“指标性事件”,把中国企业急切要尝试的海外并购“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的话题,放大摆在了人们面前。

  不能漠视风险搞“投机性并购”

  伴随这桩并购交易的,是各种猜测及其实际前景的不确定性。舆论更多地表达了担忧的情绪。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余南平一开口就提出质疑:“中国的汽车产业是否已经强大到可以去做海外并购了?根本没有到这个时候。”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教授则明确指出,无论对中国还是美国而言,汽车产业都已经是一个产能过剩的产业,在这样的产业里搞并购尤其要慎之又慎。

  不惟汽车业,事实上,目前国内很多企业仍旧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分散、集约化程度不高、综合实力不强,还不具备向海外进军的能力。在此情况下轻易出海,胜算不大。

  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发生以来,“中国企业去海外抄底”的呼声四起。对此,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史建三提醒道,一定要注意区分“战略性并购”与“投机性并购”。“投机性并购”仅仅是看并购对象的资产价格便宜就出手,战略准备不充分,往往风险很大;而“战略性并购”,因为同企业自身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相结合,所以能获得合适的市场拓展空间。史建三特别提到,国内并购与海外并购的重要差别,是国内并购的法律风险容易控制,而海外并购存在风险不可控的可能,因此,中国的企业如果没有海外发展经验,其海外并购的行动很难成功。

  产业资本需要金融资本援手

  引发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热议的一大因素,是中国目前持有的大量外汇储备。但现实是,一边是大规模的外汇储备,一边是企业的单打独斗。有数据表明,到2008年末,我国资产结构中对外直接投资只占6%,而储备资产高达67%。相比之下,日本分别是10%和18%,韩国分别是11%和45%。对中国而言,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并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在已经披露的四川腾中重工并购悍马的消息中,我们并没有看到中国的金融资本有哪些作为。

  实际上,金融资本在企业的海外并购中,提供资金支持还只是一小部分作用。张晖明教授分析认为:“金融资本的介入,牵涉到对并购行为成功与否的预期,这种对成功概率的判断可能比单纯提供资金更重要,它等于是提供了一个外部的风险评估,判断的多元化肯定有助于提高评估的科学性。所以,哪怕本身资本实力很强的企业,在并购中引入金融资本仍旧是非常有价值的。”

  历史反复证明,金融资本往往是引领产业前行的重要力量。余南平研究员认为,这次并购悍马事件中中国金融资本缺位,恰恰说明,这场并购其实没能收购到代表产业前行方向的资产。买下“悍马”这样的品牌没有意义,早晚会被淘汰,而被收购方拥有的技术和创新能力才是我们应该看重的。(田晓玲)

【编辑:李妍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