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宁波3月11日电(记者 徐小勇)伴随着全球性通胀预期强化以及加息周期临近,外币理财产品的收益水涨船高,这令国内外币理财市场重拾火热声势。虎年伊始,外币理财市场的清冷局面已一去不返。
由“冷”转热
此前,为了走出百年不遇的经济衰退,2009年各国政府猛药不断,普遍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伴随经济指标的起色、通胀压力的驱迫,2010年各国宏观政策由危机应对到常规管理,部分政府开始回收流动性。
当下,以色列、澳大利亚、挪威等国央行已经上调了基准利率,印度央行连续上调现金准备率,中国也在2010年1月、2月连调存款准备金率,美联储也在近三年来首提贴现率。
众所周知,金融危机以来银行外币理财一直门庭冷落。而议息声起,收益看涨,则使得被压抑颇长时日的外币理财需求得以集中释放。虎年伊始,外币理财市场迅速升温,以U型反转的形态结束以往的疲态,外币理财产品供需两旺。
中行“领跑”
据汇通网统计数据显示,1月外币理财产品发行数达到118款之多,较2009年12月份增加了30多款,环比增幅超三成。
从新发外币理财产品的构成方面来看,美元向来是外币理财的主力币种,而今年以来美元指数走强、贴现率调高,更加强化了美元产品主体地位;澳大利亚央行在全球金融风暴肆虐中曾率先加息,澳元成为2009年表现最好的货币之一,也是“高息货币”的卓越代表。
据统计,在市面上百余款产品中,仍以美元产品为主,发行数量到63款;其次为澳元产品,发行了20款;港币和欧元产品发行数也增加明显,达到了16款和14款。
其中,有着外汇业务传统优势的中国银行,外币理财业务方面新年动作不断,其“汇聚宝”系列推新力度最大,大有领跑市场之势。除美元、澳元、港币、欧元产品之外,中行还发行了英镑和加元产品,巩固其外汇结构型理财产品谱系完备的优势。
据了解,作为中国银行的强势业务品牌,“汇聚宝”自2002年诞生至今已走过了8个年头。目前“汇聚宝”产品涵盖美元、港币、欧元、澳元、加元、英镑等主要外币种类,产品期限从数周到数年不等,产品结构以期限可变为主,此外还包括汇市争锋、金上加金等与汇率、黄金挂钩的浮动收益型产品,挂钩指标和产品结构不断创新和丰富,以满足各种风险承受能力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澳美”争锋
中行“汇聚宝”为何能在纷繁复杂的理财市场上抢得先机?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资金业务部有关人士指出,需求决定市场,包括中行“汇聚宝”在内的外币理财产品扎堆面市,归根到底是源于外币理财市场的内生性需求。“投资者手头持有外币,但不愿承受挂钩海外证券市场的QDII理财产品、B股证券投资等的投资风险,并且不愿结汇而承受汇兑损失,外币理财产品成为理论上的唯一一个保值增值的理财选择。”
然而,各银行纷纷推出花样繁多的外币理财产品,如何进行选择确实是普通投资者普遍面临的难题。具体的市场趋势和产品热点方面,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资金业务部有关人士认同“澳美争锋”的局面。
据报道,1月26日公布利率决议的日本央行、新西兰联储和美联储均维持基准利率于低水平不变,但美国良好的GDP提振了美联储的加息预期,美元指数强势上涨,非美货币则普遍下跌。
而澳洲联储在2010年3月2日将澳元基准利率上调至4%,这是该国央行自去年10月份以来第四次加息。从中长期来看,市场普遍预期未来澳元尚存在进一步加息可能。
上述人士提请投资者注意,虽然澳元理财产品比较热门,但一般情况下不建议投资者换币种投资,比如原本持有美元理财产品,改投澳元理财产品,投资者一般需要先将美元兑换成澳元,待产品到期后,再将本金和收益兑换回美元,期间可能造成收益减少。
此外,业内人士也不建议投资者将人民币转换成外币再投资,因为一方面,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也不错,没必要“舍近求远”,另一方面,投资者在承担投资市场风险的时候还要面临汇率风险和换汇费用。 (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