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09银行理财:回归"稳健"超6成产品跑赢存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盘点09银行理财:回归"稳健"超6成产品跑赢存款
2009年12月11日 09:14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从银监会各项政策的出台,到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改变,在不乏国内国际市场波动的一年中,国内的银行理财市场也在经历着一场不小的变革。由于刚刚经历过金融危机的洗礼,2009年,国内理财市场可谓名符其实的回归稳健之年。

  政策频出台 剑指“规范”“风险”

  盘点2009年,不得不提及政策层对理财市场的频频出招。“银监会下发的几个新规定都对理财产品市场产生了较大影响。”银率网理财产品分析师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今年5月,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报告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修改了银行理财产品发售前期的报备时间,之前的规定是发售后5日内报备,现在则提前至发售期前10天报备,银监会将理财产品的发行权限收回,规定理财产品必须统一由银行法人机构报备。银率网理财产品分析师认为,此次调整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规范理财产品的发行,给予监管层足够的时间对理财产品市场进行调控,有利于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和市场管理。

  7月,银监会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强调了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时要坚持审慎和稳健的原则,建立健全的内控及风险控制体系,在充分分析宏观及金融市场的基础上合理进行资产配置,分散投资风险。此外,单个理财产品的起点由5万元升至10万元,《通知》还规定商业银行需对客户进行分级,将理财客户分为有投资经验和无投资经验两类客户,理财产品不得向无经验客户销售。银率网理财产品分析师认为,上述规定意在规范理财产品的销售流程,引导商业银行将合适的产品销售给合适的客户。

  而该《通知》最引人注目的改变在于禁止理财产品涉股,这意味着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被禁止直接投资二级市场,不可投资私募股权(PE )、定向增发以及借银信合作方式为政府项目提供资金,理财产品除可以参与打新股外基本告别了资本市场。“这项规定对理财产品市场未来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未来几年内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将以稳健类产品为主,中高风险产品的发行数量或将大幅减少。”这位分析师表示。

  看好信贷类产品 期限设计趋短

  据普益财富最新统计,今年新发债券与货币类产品由去年的1441款增至2407款,信贷资产类产品由2197款增至2350款。

  投资于信贷资产和银行间市场工具的产品市场占比平均每月在75%以上,这类产品由于收益稳定成为市场主流。以刚刚过去的11月为例,投资于信贷资产类的产品发行量为310款,环比增幅13.1%。银率网理财产品分析师认为,目前利率水平稳定,利率风险较小,信贷资产类产品已经逐渐走出了前期大幅降息的影响。目前1年期信贷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平均能达到4%左右,明显高于一般意义上3%的平均通胀率,可以避免资产贬值。

  而从产品期限来看,6个月以下的短期产品市场占比较去年更高,平均占比在70%以上。众多银行都推出了运行周期短至7天,甚至工作日可任意申购和赎回的产品。业内人士认为,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投资者对产品流动性的要求明显提高,短期产品受到青睐。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据普益财富的统计,今年到期的产品中,有3548款产品年化收益在2.26%至10%(含)之间,24款超过10%,5款超过20%。这在公布了到期收益的5767款产品中,占62.03%。也就是说,超过六成的到期产品年化收益超过了1年期存款利率。

  股票类产品锐减 Q DII发行放缓

  据普益财富统计,2009年,共有6609款理财产品到期(含已公布的12月份即将到期的产品),平均年化收益为3.34%。与去年4289款理财产品到期,平均年化收益4.52%相比,整体收益水平有所下降,但到期产品数量增加2320款。

  另外,据统计,2009年新发行5888款银行理财产品(含已公布的12月将发行的产品),比去年的6462款略有收缩。新发产品中减少的大多是高风险产品:今年新发行投资基金的产品(即FO F)由去年的200款降至11款,Q D II由362款降至81款,新股申购类产品由125款降至10款,股票类产品由54款降至4款,投资票据资产的由951款降至125款。

  “2009年投资于国内A股的产品同比2008年大幅减少,主要是由于上文所提的银监会7月份的理财产品禁股令导致的。”银率网理财产品分析师表示。另外,产品的市场风险较大,监管层监管更为严格,前期购买过此类产品的投资者亏损较严重也是导致该类产品发行量大幅下降的原因。(记者 张莫)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