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开市首日,特锐德等首批28家创业板企业开盘价平均涨幅就达到了76.46%,后经4个小时的炒作,收盘时这些个股算术平均涨幅更是高达106%,平均市盈率达到了111倍。资料显示,在创业板开市首日的交易中,97%的筹码被散户接走。
经过上市首日轰轰烈烈的爆炒之后,等待创业板投资者的,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一周过去后,笔者对在上市首日买入创业板股票的投资者的盈亏情况分开盘价买入、最高价买入和最低价买入三种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在上市首日以“三种方式”买入创业板股票的投资者中,只有以“最低价”买入的投资者跑盈了指数(截至11月6日收盘,下同),平均涨幅为13.35%,而以“开盘价”和“最高价”买入的投资者均跑输指数。
损失最大的是以“最高价”买入的投资者。至11月6日,平均已亏损36.42%。跌幅最大的汉威电子已从首日的“最高价”74.80元跌至40.36元,跌幅高达46.04%,跌幅最小的鼎汉技术也跌去了24.79%的市值(6日停牌的吉峰农机除外),这还不包括因投资者追涨杀跌而导致的亏损。
尽管在上市首日以“最高价”买入的投资者并不多,但这28只股票10月30日留在K线图上的那28根长长的上影线告诉人们,当日成交量的绝大部分都发生在投资者追涨时,即参与创业板首日交易的绝大多数投资者都在首日“下水”时被“呛着”。
寻找“自救”方法
“呛水”之后,谁来营救?股市是机会和风险并存、多方和空方博弈的特殊场所。因此,“岸上”的投资者不可能“下水”过来营救。已经“呛水”的投资者,除了“自救”,没有他法。
在我看来,“自救”方法有四:
——莫惊慌。无论是谁,一旦“呛水”,总会有些不适,甚至紧张。但紧张归紧张,千万不能慌。保持镇定,沉着应对。假如“呛水”之后,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一会儿慌乱“割肉”,一会儿盲目补仓,不仅不利于“自救”,反而会使“自救”变得更加困难,情况更趋复杂。
——慎决断。在保持镇定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呛水”的原因。对持有的筹码加以分析,区别对待:价值低估、有潜力的,不妨继续持有;价值高估、潜力不大,属错误建仓的,逢高减仓或止损,做到该断则断。
——做差价。如果买入的股票有潜力,可在继续持有的同时高抛低吸做差价,以降低成本。通过做差价,要么持有的股票品种、数量不变,使账户里的资金多起来,要么几个账户里的资金保持不变,使持有的同一品种股票数量增加。做差价时,一要防止做丢“筹码”——卖出的接不回来,二要防止随意追加资金,在做差价中越陷越深。
——巧补仓。对于长线守仓的创业板投资者来说,可以待目标品种跌“透”时,适量补仓。补仓时,一方面要注意时机、品种、数量的选择和确定,时机上“不急也不等”,品种上“基本面不出现问题且熟悉”,数量上“严格在设定的上限内补仓”,另一方面要设定止损价位,防止深套。
“呛过”之后要反思
从两市投资者总数看,“呛水”创业板的投资者不在多数。截至目前,约有960万的投资者已通过“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程序开户,实际参加创业板二级市场交易的只有92万户,占开户总数的1/10左右。以此推算,因参加创业板二级市场交易而“呛水”的投资者占投资者总数的比例约在1%左右。
“呛过水的”要引以为戒。可以说,许多投资者“下水”前已经知道创业板投资的高风险性,但为什么还会冒险地选择创业板投资?这其中,侥幸心理使然的成分居多,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赚最多的钱。殊不知,在股市投资,成功与否的关键,是看机会和风险孰大孰小,只有当机会大于风险时才有参与的必要,否则还是回避的好。
未“呛着”的要以人为镜。成功与失败往往只有一念之差。虽然这一次没有“呛水”创业板,但并不代表以后也不会。对创业板的期望值完全没有必要定得过于“神化”。若实在经不住创业板的诱惑,担心哪一天创业板突然来个大涨,也没有必要非在创业板“试水”,主板其实也不错。(宁波 谢宏章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