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跟风不可取 选购基金“一对多”有诀窍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盲目跟风不可取 选购基金“一对多”有诀窍
2009年10月20日 08:26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基金“一对多”的开闸,如同拓展了“第二战场”,让A股市场多了几分期待。目前,各大基金公司纷纷推出“一对多”产品,销售火爆。

  作为全新的产品,投资者充满了期待,但也充满了困惑。“一对多”产品真能创造高于公募基金的业绩吗?它的市场、投资价值究竟在哪里,与阳光私募有什么区别?

  “一对多”火爆上市

  所谓“一对多”,是指多个客户把钱汇总在一个账户交给基金公司专业团队打理。根据证监会规定,单个“一对多”账户人数上限为200人,每个客户准入门槛不得低于100万元。

  相比普通的公募基金,“一对多”的投资特色显得更加鲜明。从产品设计到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都体现着行业的创新。从总体上看,基金“一对多”是瞄准中高端投资者的业务和产品创新。

  据笔者了解,在个性化产品设计上,“一对多”针对中高端投资群体的特殊需求,目前批准的以配置灵活性基金为主,有股票投资的积极型产品(如交银施罗德、中银等“一对多”),也有保本型产品,甚至还有“一对多”QDII产品逐步会推出(华夏)。此外,还有一些专项产品(如封基鹏华精选),组合投资同样可以结合“一对多”来运用。

  基金“一对多”在投资管理上的亮点,体现在对公募基金投资限制的突破以及投资理念的差异。“一对多”投资范围涉及几乎所有证券品种,而在组合投资方式上更为灵活,仓位操作有更多的空间,赋予基金管理人很大的操作空间,这一点和公募基金的严格限制形成对比,以追求绝对收益为主的投资理念和投资目标更是与公募基金相去甚远。

  基金“一对多”业务与阳光私募在管理团队、投资理念、激励约束机制、监管规范以及渠道上也有一定的区别。

  “一对多”管理团队是依托公募基金多年建设的投研团队搭建的新的投研平台,多数基金公司都为“一对多”业务配备了优秀的管理团队。

  从产品定位、投资理念的角度来看,“一对多”业务的投资理念和目标上更追求切合投资者需求以及获取绝对收益的投资方法和投资理念,私募更注重超额收益,两者在投资管理的约束和激励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从投资监管层面上来看,公募发行的“一对多”产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类似私募的投资方式,但是事实上它受到的监管还是远比私募基金更加严格,操作上更加规范。如在组合方式上,对单只股票持有不超过10%等,行业规范性相比阳光私募要强很多。

  随着“一对多”业务的正式开展,管理费用的优惠和大幅降低的准入门槛,对于很多看好公募基金投资管理能力,又对阳光私募心存疑虑的中高端投资者,“一对多”产品不失为一个较佳的选择。

  选购“一对多”的要领

  “一对多”的火爆募集,满足了部分中高端投资者需求,但盲目跟风也不可取。虽然基金“一对多”具投资价值,但它毕竟是一种新产品,业绩预期上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法规制度以及管理上还存在不断完善的空间。笔者认为,投资者在选购基金“一对多”时需把握以下几个诀窍。

  首先,公募基金团队的投资能力是关键。作为公募推出的“私募基金”,基金公司的投资能力和完善的投研体系是做好“一对多”业务的基础。“一对多”产品的投资回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目前,各大基金公司纷纷为“一对多”业务的开展配备了精良的团队,团队的历史投资业绩,管理人的投资经验、投资风格等就成为重要的参考指标。除了公募基金以往的管理业绩以外,基金公司管理的年金、社保等基金的投资情况也值得关注,这对于衡量公司团队的投研体系的完善和能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同时,新的业务也对管理“一对多”产品的基金经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基金经理的适应、灵变能力也提出较高的要求。毕竟“一对多”与公募追求相对收益和行业排名的理念有着巨大的区别。

  其次,对管理者及基金公司投资风格的考察很有必要。除了对基金公司投研实力的了解外,了解基金公司本身投资的风格同样非常重要。“一对多”业务是一项投资灵活性较大的新业务,基金管理者是否适应如此灵活的投资机制也是影响未来投资业绩的关键因素之一。“一对多”产品虽然在投资上有其灵活性的优势,但是如果策略把握不当,可能还会带来相反的效果。

  再次,产品设计特点符合个人投资目标、风格偏好也很重要。目前“一对多”产品仍是以股票投资为主,可能的高收益必定伴随着高风险。“一对多”基金在风格特点、投资组合上都对投资群体进行细分和个性化的设计,投资者在选择时,需要注意产品的说明,咨询并约定产品投资策略、投资风险的控制等操作,选择适合个人投资计划和风险偏好的产品。(文 兴)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