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信用卡还款方式比较 对账还钱早作打算——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5种信用卡还款方式比较 对账还钱早作打算
2009年10月14日 10:43 来源:西安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悠长假期里,理财族会尽情享受吃喝玩乐,而刷信用卡透支消费是个绕不开的话题。每个假期归来,都少不了信用卡还款这件事。

  今年的国庆、中秋双节叠加,许多市民家里的节日开支多了不少。据有关统计,节日消费至少有30%以上是刷卡买单,而刷卡人群中有近一半是刷的信用卡。

  很多人一提到还信用卡,就联想到柜台的长队。其实,目前各银行提供的服务更加人性化,记者搜罗了一下,有很多渠道可以让你轻松还款。

  便利店还款

  优点:方便、快捷,很多个便利店均可还款。且目前跨行还款免费。

  缺点:便利店也有营业时间限制。且有的银行卡目前还不支持这种还款方式,因此使用前市民需向发卡行确认。

  ATM还款

  优点:很多自助网点均是24小时营业,在时间和空间上比柜台还款均更方便。

  缺点:还款金额不够准确,一般要略超出约定还款金额。如果是跨行还款,还需支付一定的跨行转账手续费,另外跨行转账,资金入账仍可能存在时滞。

  绑定关联卡还款

  优点:每个月由银行自动扣除当月信用卡应还款金额,省时省心。

  缺点:省心的前提是借记卡的余额充足,万一余额不足,仍会造成欠款逾期。需要持卡人定期检查账户余额。

  柜台还款

  优点:传统意义上的还款方式,被很多持卡人采用,安全。

  缺点:受银行营业时间、网点数量以及地理分布等因素的影响,时间精力耗费不少。

  网上还款

  优点:足不出户,点击鼠标输入卡号密码即可完成指定金额的还款。

  缺点:存在网络安全隐患,对电脑使用熟练程度有要求,更适合经常使用网上银行的持卡人。

  另外,银行的资金入账时间可能存在时滞。且银联的网上还款并非对所有银行卡开放,持卡人需了解自己的借记卡、信用卡是否在开放之列。

  提示1

  对账还钱早作打算

  节后上班期间,还信用卡的“欠账”将成为许多市民节后的首个重大支出。银行的相关统计显示,一般重大节假日过后都是信用卡逾期的高发期。因此,核对信用卡账单和还款应早做打算,避免因忙碌而遗忘,造成罚息等经济损失,还影响信用。

  如果纸质账单尚未收到,市民不妨通过银行网站和电话银行等方式,尽快获知自己的消费情况,做到心中有“账”。如果发现有不明刷卡记录,一定要查证刷卡时间、地点以及消费详情,提防信用卡被盗刷。

  另外,为了防止柜台还款排长队,不妨使用自助存款机等自助设备还款。另外,若现金流出现问题,可暂时只还最低还款额,这样虽然会被银行收利息,但不会影响信用,一旦现金足够了,就该赶紧全部还清。

  提示2

  境外刷卡别留“欠账”

  对于有境外和异地刷信用卡消费的市民,出于自我保护、防止信用卡欺诈的需要,回到所在地后同样应核对自己账单的明细项目,确认所有的消费都是自己的,没有可疑的消费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双币种国际信用卡客户如果未使用“自动购汇还款”服务,很容易出现自认为境外消费欠款已还清,但实际未还清的情况。双币种国际卡分为人民币账户和外币账户,在境外的消费记入外币账户。有的市民误认为两个账户是相通的,只要按照汇率往卡上打进相应的人民币就能还清外币账户欠款。事实上,持卡人需要到银行办理购汇,这样存入的人民币才能用于清偿外币账户的欠款。否则,下个月的账单会显示卡上外币欠款一分钱都没还。

  当然,对于选择了“自动购汇还款”服务或者在境外使用中国银联通道结算的持卡人,则不需要担心购汇还款的这些问题。

  提示3

  别忘确认年费免了没

  除了刷卡消费的金额,持卡人还需要确认的是,信用卡的年费是否达到了豁免的要求。因为这几天,有市民发现,有银行悄悄将刷卡免年费的门槛提高了。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若被划为“年费欠款户”行列,除了要被罚利息和滞纳金之外,还将让信用记录蒙羞。

  因此,持卡人还款时还需通过电话银行、电子账单或者柜台问询当年的信用卡年费收取情况,如果没有刷够约定的次数或者完成银行约定的刷卡消费额度,仍需要支付相应的年费,否则将构成欠款,造成逾期。建议持卡人,在当前仍然可以享受到刷卡多少次即可豁免年费的免费午餐时,不妨尽量享受年费豁免。另外,如果您的信用卡属于银行的白金卡或者钻石卡,年费标准可能高于普通信用卡,年费的缴纳同样需要引起注意。而获知信用卡是否用完一整年,该缴年费了,则一般可根据信用卡卡面的日期计算。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