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到2008年初,有近5000亿元银行打新产品活跃于一级市场,如今却仅有少量年金产品出现在网下获配名单中。IPO重启,“打新”重新占据股市“关键词”榜首位置,然而,这一切的喧嚣和兴奋似乎都远离了银行,除了寥寥无几的年金计划,银行“集体缺席”刚刚发行的两只新股的网下配售公告。查阅桂林三金和万马电缆的网下配售结果公告可以发现,与银行有关的全部获配机构投资者均为企业年金计划,而没有理财产品。
新规限制颇严格
按照《商业银行法》及有关规定,商业银行不能从事直接股权投资业务,其信贷资金和自有资金都不能参与打新,因此理财产品是银行分享IPO盛宴的最主要途径。但显然这条路目前并不好走。
此外,据媒体报道,银监会正在征求意见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理财资金不得直接投资二级市场公开交易的股权,但可用于打新股;严禁理财资金直接或间接投资于未上市公司股权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份(该规定只针对大众理财产品,对于私人银行的高端理财产品,不受此限制),“打新”又成为银行参与股权投资的最主要途径。
日前,中信银行一只纯打新理财产品——中信理财之新股支支打计划1号提前终止,其主要原因就是不适合IPO重启之后的新规。
产品面临被动升级
在2007年以前,打新股对账户资金是没有上限要求的,这也使得资金量越大,中签率越高。银行利用这一点,发行一些打新类的理财产品,集合广大投资者的资金,中得新股之后再进行利益分成,那个时候,打新产品的投资回报率还是很不错的。但这次IPO重启之后,新规也随之出台,新规规定每个账户的申购上限,银行打新产品原本资金量大的优势也就不复存在。
以桂林三金为例,网上申购账户的上限为30000股,根据其发行价19.8元计算,那么单个账户的申购资金上限为59.4万元。而一般一个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为2000万-3000万,这样一来,如果银行发行一个打“桂林三金”新股的理财产品,必须要通过33个账户才能实现资金规模,其管理成本将是原来的33倍。
“将来可以改变以往‘专营打新’的理财产品发行模式,并加入债券、票据等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将成为银行可能的尝试方式。”一位银行业内人士颇有些无奈地表示。另据了解,目前某银行正在着手“打新”产品的改良工作,而其新产品打的就是发行大盘股的主意。(张 歆)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