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作美:指数基金赶上大年
业界普遍认为,在今年股市的持续反弹中,由于时刻保持着高仓位运作,使得指数基金被动投资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指数基金从而成为了本年度最大的赢家。
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标准指数型指数基金前11月单位净值平均增长86.98%,增强型指数基金平均增长85 .07%,而标准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仅为69 .22%,混合偏股基金平均收益为63 .01%,标准指数基金收益率领先标准股票基金达17.76个百分点。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也显示,截止到12月初,今年已有22只指数型基金成立,超过过去历年指数基金的总和,而且目前还有6只指基正在发行中。除了数量外,今年指数型基金品种也大为丰富,出现了分级指数型基金、E T F联接基金等创新品种。在跟踪标的上,跟踪标的指数的范围也在逐步扩大,除了常见的沪深300、深证100、上证50等指数外,还增加了央企50、锐联基本面50等指数。
对此,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指出,在2009年的市场环境中,指基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基金公司由此看到了自己产品线上的缺失而纷纷上报此类产品,监管层对此类产品的呵护等原因促使指数基金的优势在今年全面爆发。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指数型基金整体高收益的背后,其内部业绩则呈现出分化状态。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对此的解释是,这主要是由跟踪标的、跟踪误差等因素产生的,其中前者是主要原因。截止到11月末,易方达深证100今年以来涨幅为110.46%,位居指数型基金榜首,融通深证100以101.43%的收益率紧随其后,而易方达上证50、华夏上证50涨幅在80%以下,居于指数型基金后列。
热潮迭起:量化基金迎来中国元年
在国内首只量化基金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于2004年8月成立之后,从2005年起,国内量化基金经历了长达4年的“空窗期”。
但是,自今年起这一状况发生了戏剧性改变。今年以来,嘉实、中海、长盛、华商和富国等先后推出了自己的量化产品,掀起了一股量化基金的发行热潮,其中正在发行的富国沪深300是国内首只量化增强型指数型基金。截至11月末,已发行的6只量化基金规模达244 .85亿份。
在国际资本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上,量化基金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相当的规模。量化基金通过数理统计分析,选择那些未来回报可能会超越基准的证券进行投资,以期获取超越指数基金的收益。
根据业内的解释,区别于普通基金,量化基金主要有四大特点:选股依靠数据指标进行股票详细调查、对股票设定预期指标检验其潜力;通过具体的经济模型对经济复苏行业评估并进行行业权重配置,将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与分析相互结合;量化基金360度的全市场扫描,可以起到避免基金经理个人偏见、精力不足造成选择范围局限;通过精细化的投资运作,掌握细微的结构性投资机会。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指出,尽管以前基金在投资中也大量使用量化分析手段,但总体而言定量分析在投资决策中仅处于从属地位,因为量化投资业绩除面临一般意义上的系统风险及非系统风险外,还取决于诸多方面,如量化模型的有效性、量化决策的纪律性等。
而今年上半年指数基金的大获成功,或许也是对量化基金一个很大的激发,人们看到在非有效的新兴市场,尤其是A股市场中,包括指数基金在内的数量化投资大有“用武之地”。但是,单边的市场还不足以充分地证明量化的有效性,作为“泊来品”的量化基金是否能融入中国市场,还需进一步观察。(记者 张汉青)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