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认为其仍然面临利益机制创设和平衡问题的考验
首批36只专户“一对多”产品上周正式获得证监会批准。“中银专户主题1号”在获批的当天下午5点即闪电募集近4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最快从今天开始“一对多”专户就可以进入运作。
作为个人投资者一条全新的理财渠道,“一对多”专户与其他的理财产品相比有什么优势?面对现有的公募基金和大批阳光私募的竞争,“一对多”专户如何能突围而出?
受高端投资者热捧
作为一项全新理财业务的开闸,“一对多”专户受到公募基金的高度重视,多家具有专户资格的基金公司均积极与银行渠道一起向其高端客户进行高调推介。
令市场多少有些意外的是,虽然近期市场持续大跌,令公募基金销售举步维艰,但是“一对多”专户作为一项陌生的创新产品,却受到了高端投资客的热捧。
首单完成募集的“一对多”专户是中银基金旗下的“中银专户主题1号”。这是一款灵活配置型理财产品,其在产品设计上具有多项创新,体现了“特定多个客户资产管理计划”的个性化特质,有效契合了中高端客户的理财需求,推出后备受市场关注。记者从公司市场部有关人员了解到,该产品9月2日上午获得批文,下午5点半就结束销售,并迅速完成验资和报备,从而宣布成立、进入运作阶段。
来自招商基金的消息称,投资者对专户产品的热情超乎预期。公司副总经理陈喆告诉记者:“据单一渠道的初步统计,目前我们首只‘一对多’专户产品的意向客户已超过500户,而法规规定的客户数上限为200户。”而这还仅仅是招商银行深圳地区的摸底结果。
景顺长城基金则表示,公司与深圳发展银行合作的“一对多”专户理财产品入选首批获准募集的产品。为及时掌握投资机会,公司有意“火速展开募集”。深发展私人理财总监袁丹旭表示,旗下各大分行将于近期举办高端客户理财沙龙进行客户预约,目前已经接到不少高端客户的咨询。
为什么专户理财能够不受市场环境的影响、逆市升温?景顺长城基金国际投资部副总监陈爱萍分析认为,吸引个人银行客户的主要原因,在于“一对多”产品的审批速度比公募基金快,从产品设计到成立所需时间较短,能及时掌握市场出现的投资机会。同时,“一对多”产品投资组合限制相对宽松,投资弹性较大。
据专家介绍,在国外成熟市场,类似于可统计的“对冲基金”的私募理财产品要占到整个资产管理市场份额的10%,显示国内的专户理财市场前景广阔。
专户爱打“灵活”牌
的确,首批“一对多”专户产品均充分利用了专户投资弹性大的特点,“灵活配置”成为多家基金公司不约而同的选择。
据了解,招商基金首只“一对多”专户是一只灵活配置产品,在股市与债市之间选择投资机会,股票仓位可以从0到100%灵活调配。招商基金华南营销中心总经理张志刚说:“从目前发行的情况看,市场对于仓位较为灵活的股票型产品相当欢迎,甚至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银华基金首批通过的两只产品中,银华安心收益资产管理计划为保本型产品,合同期限为2年;另一只为银华灵活配置资产管理计划,属混合型产品,合同期限为1年。
景顺长城基金与深发展合作开发的产品也以股债灵活配置的混合类产品为主,致力于通过积极的资产配置、主题发掘和个股选择,在控制组合风险的基础上,实现稳健收益。陈爱萍表示,专户投资更强调个股的停损停利检讨机制,追求个股总回报,把握投资弹性。
专户尚待合理激励机制
“一对多”专户理财的募集之所以能够走出与公募产品完全不同的“独立行情”,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专户的管理费用收取模式与公募产品不同,相关规定指出“在一个委托投资期间内,业绩报酬的提取比例不得高于所管理资产在该期间净收益的20%”,这意味着,业绩提成将成为“一对多”的主要收入方式。许多舍公募取专户的投资者的基本思路是:在更为有效的激励机制下,基金经理也许会有动力取得更高的收益。
实际运作中真的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吗?
一位基金公司的总裁明确表示,产品的收益提成并不会直接落实到基金经理的收入分配上,因为这样不仅有基金公司内部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而且“基金经理急于把产品收益做高的心理压力,并不一定会带来正面的效果。”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报告则认为,“一对多”产品在市场上涨和下跌时利益明显不对称。在上涨实现正收益时,基金公司可按净收益提取业绩提成,而在下跌时,基金公司却不会付出直接的代价。
在这方面,私募基金与客户利益有更直接的绑定机制。初期成立的私募基金,私募管理人通常会跟投10%,目前的信托合同一般都会要求私募基金公司跟投至少一份,提取超额业绩时,也要求将其中的部分转为基金份额,如深国投平台上发行的私募产品,要求将部分业绩报酬转为基金份额,直至私募管理人在该产品中的份额占到10%为止。私募基金在上涨时自有资产上涨,同时还提取管理费用;在净值下跌时,不但不能提取管理费用,自有资产还要遭受损失。
同时,好买基金也认为,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激励机制,公募基金公司会面临优秀的一对多基金经理向私募流失的风险。“一对多”专户理财仍然面临利益机制的创设和平衡问题的考验。(记者 王欣)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