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少人问津一边堪比抢菜 国债基金冰火两重天——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一边少人问津一边堪比抢菜 国债基金冰火两重天
2009年07月23日 14:12 来源:长沙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国债遇冷而基金热卖。人们的投资冲动又乘着3000点而上了:一个银行网点日销售数百万基金又成了“家常便饭”,国债又再度被“驱”至角落。“赚钱效应”显现,但有多少人会记起2008年手攥三毛基金的惨淡?昨天股市冲3300点只差3个多点了,投资该攻还是守?

  热!银行放肆荐基金

  昨日,车站北路光大银行华泰支行柜台,市民李小姐提出想认购正在发售中的3年期电子式储蓄国债,被银行柜台工作人员劝阻。“买国债啊?有是有,但不推荐你买。”而工作人员给出的理由很充分:买国债大多是中老年人,求稳。现在基金卖得比国债好,涨得也快,虽有一定涨幅,但分红大方。

  工作人员一气儿说完,并在电脑屏幕上敲出连续两个月该基金的净值变化给李小姐看,她很快动心了。想到自己户头上两只定投的股基的确涨势喜人,她决定把原计划购国债的几万元资金全部购买柜台人员推荐的基金。

  同样,在一路之隔的工行瑞丰分理处,记者提出的买国债再度遭遇了工作人员的一番“游说”,“国债时间长,收益率又低,你可以看看我们的这款分红理财产品,又有保障收益又高于国债……”随后记者走访的晚报大道上多家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力推基金的倾向十分明显。不少人告诉记者,新基金发行日,一个网点日销售数百万都是“家常便饭”。

  冷!国债多日卖不动

  在星城多个银行网点,记者发现仔细翻阅基金宣传折页的人挺多,而问询和购买国债的市民却寥寥无几。某银行网点的工作人员称,这期电子式储蓄国债发了一个多礼拜了,该网点至今无一人问津。银行工作人员表示,股债向来坐在跷跷板的两头。眼下股市红火,国债当然遇冷。如果股市连续回调,说不定买国债的人会稍微多一点。

  在晚报大道某银行网点,尽管“隆重推出储蓄国债”的宣传页一摞摞地摆在大堂,开立储蓄国债账户即赠送太阳伞的告示也颇有吸引力,但记者看到,市民对此“感冒”的不多。前来这里打医保详单的市民曲女士表示,“去年这时候买国债都要清早起来排队,一两个小时内卖光的到处都是,比清早去超市买新鲜小菜还积极些。现在世道又不同了。基金涨得好,收益率比国债高噻,还买什么国债?”

  记者获悉,截至目前有银行已销售的国债额度不到预分配的1/10,堪称任重道远。

  躁!“赚钱效应”激人跟风

  在车站北路某单位上班的裴小姐前阵子帮亲戚投了20万元买大成策略回报基金(090007),11天净赚1万元。而她自己定投300块不到一个月,就分红40多块。“这种光景下,还有比基金更好的理财品种么?”在她的影响下,身边很多同事都购买了这只基金,收益不错,甚至有人还在为没有提早买基金而焦躁。

  记者翻看该基金最近两三个月的表现,上涨-分红-再涨-分红-上涨的局面持续多日,的确颇具吸引力。据银行工作人员介绍,附近王府花园、雍景园等小区一次性购买上百万基金的市民就有几个,最多的一个客户投了500万元全部购买一只基金。

  有了“赚钱效应”的吸引,基民队伍还在持续增加。中登公司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沪深两地基金开户数达到91132户,再度刷新了自2008年3月以来的单周基金开户数纪录。据了解,7月6日首发的华夏沪深300指数基金仅开放认购了三天,长沙主动申购的市民明显增多。而就是这只刚刚结束募集的华夏沪深300,创下了全国3天销售240亿份的天量,让人惊呼市场资金充沛得堪比2007年的大牛市。

  静!是攻是守看资产配置

  文中提及的李小姐、裴女士等人将资金从银行搬家买基金的理财思路是否明智?国债真的不值得买么?不可否认,随着银监会叫停理财产品投资股市,当前可供市民选择的银行理财产品不多。银行理财产品“断档”,而国债收益率不佳是促成人们大举养“基”的一方面原因。

  但经历过了2007-2008年惨淡的市民,怎可只盯着收益率重蹈“好了伤疤忘了痛”的覆辙?在经济复苏前景不明和公司盈利水平仍未出现大幅扭转时,市场是否估值过高,提前透支了行情?前段时间如虹的涨势还能否继续?这是热情高涨的基民们必须考虑到的。

  对此,本报“赢行家”投资理财团专家、中信证券高级投资理财师王正斌表示,此时大笔买基金需防范前期累积的短期风险。他表示,资产配置策略直接影响投资收益和风险,投资者应合理配置不同类别的理财品种,并做好长期规划。尤其是中老年投资者,用余钱买基金可不同品种分散风险。王正斌提醒投资者,在市场不断升温的时候,反而要保持平和、冷静的心态,股票基金配置不应超出适当的比例,避免短期市场波动对投资心态的影响,而国债作为家庭资产配置,依旧是经久不衰的品种。

【编辑:李妍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