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中资银行的主动“加息”并未能缓解外汇存款的下滑态势,央行公布的信贷数据显示,9月外汇存款却加速下滑之势,单月下降32亿美元,为自7月来的连续三月负增长。
一边是大幅增长的外汇贷款,一边则是不断缩水的外汇存款,头寸吃紧的中资银行终于坐不住了。上周五,9月23日刚上调过外币存款利率的光大银行,再次上调相关利率,成为首家一月内连续两次对外币存款“加息”的银行。
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某外汇分析师告诉记者,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人们不愿意存入外币,在银行外币吃紧和经济复苏的大环境下,外币存款利率仍有上调的空间。
外汇存款呈现加速负增长
9月下旬跟进四大行上调外币存款后,光大银行10月16日再次发布公告,将美元、港币和欧元活期存款利率继续分别上调至0 .20%、0.04%和0.15%,调整后一年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 .15%、0 .75%和1.20%。调整后光大银行外币存款利率高于四大行,但仍低于民生和浦发行同期外币存款利率。
光大证券一分析师认为,这是股份制银行在四大行相继加息后的跟进行动。国内银行外币头寸比较紧,所以对价格比较敏感。这也是银行根据市场情况不断调整外币存款利率的原因。
央行每月公布的信贷数据显示,7、8月份以来,金融机构外汇各项存款连续两月出现负增长,其中7月份减少7亿美元、8月份减少10亿美元。而外汇贷款却在8月份加速增长,8月末金融机构外汇贷款同比增长20.64%。9月信贷数据再次显示,在外币贷款增加177亿美元情况之下,外汇存款却降低32亿美元。
随着外币资金吃紧,国内银行9月初以来开始主动上调外币存款利率以吸引更多外币存款。工农中建等四大国有银行相继调高美元、欧元、港元等外币品种的存款利率。随后,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等也宣布加入这场外币存款争夺战。
而9月的数据显示,中资银行的主动“加息”并未能缓解外汇存款的下滑态势,新一轮的加息潮很可能启动,截至目前,光大银行是第一家再次上调外币存款利率的银行。
稳住存款有利于外币贷款增长
研究机构莫尼塔认为,外汇贷款已经成为银行扩充资产规模的另一种途径,本外币贷款增速与人民币贷款增速之差已经显著收窄。银行提升外汇存款利率的行为,是想稳定外币存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银行投放外币贷款的意愿,使得生息资产能够保持较快增长。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副教授陆前进认为,目前对银行来说,外币存贷款业务的利差大于人民币存贷款业务的利差,外币存贷款业务的利润相对较高,如人民币1年期存款利率是5 .31%,1年期的贷款利率是2.25%,存贷款的利差是3.06%;而1年期美元存贷款利差相对较大,以中国银行为例,美元1年期的存款利率为0 .95%,1年期的贷款利率是4.5075%,利差为3.5575%,比人民币存贷款利差高0.4925%。因此银行亦希望多吸收存款,保持外汇贷款的增长。
而从汇率方面考虑,人民币升值预期压力却令人们存入外币意愿降低。上述外汇分析师告诉记者,美元贬值迹象日益明显,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得人们不愿意存入外币,这使得银行存在提高外币存款利率吸引资金的需求。从目前来看,即使银行上调外币存款利率,但其仍低于人民币存款利率,实际上并没有多少的吸引力。该分析师认为,在银行外币吃紧和经济复苏的情况下,银行仍有上调外币存款利率的空间。
链接
外币头寸充裕 外资行反其道而行
就在中资行纷纷上调外币存款利率之时,外汇头寸充裕的外资行却开始下调外币存款利率。渣打银行在上月底下调了澳元、新加坡元以及新西兰元的活期存款利率。渣打银行称,该行此次下调三款外币活期存款利率,是根据当前市场状况、结合业务发展需要执行的。
而汇丰、花旗早在下半年下调了两年期外币存款利率。渣打银行认为,相对而言,外资银行的外币头寸较中资银行充裕,尤其随着目前外资银行同业拆借较年初更为容易,其外币资金来源也颇为充足。降低外币存款利率有利于降低负债成本。
而随着外资银行逐渐将重点转移至发展人民币贷款业务,其对外币的需求也在降低。境内外资行更需要增加人民币占比来开展各项业务。(本报记者 王梅丽)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