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去年的暴跌市道中,有20家上海公益基金会的投资收益竟总达1.47亿元,平均每家公益基金会的投资收益高达735万元,它们已逐渐成为资本市场的一股有生力量。
正如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基金会管理处处长王正敏所说,“公益基金会是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补充,我们正逐渐向海外基金会学习,而投资则是基金会发展壮大、并扩大受益面的重要手段。”
自2004年基金会章程修改以来,公益基金会的投资范围就已经放开。通过Wind资讯统计,自2006年以来,上海市有多家公益基金会出现于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如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持有生益科技,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持有江南化工、鲁润股份,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持有精功科技、华域汽车。
据记者了解,从2004年以来,这些基金会在A股市场的投资还没出现过亏损,作为公益事业组织,这群神秘的机构投资者究竟具有怎样的技能,能够常年在股市立于不败之地?
唐君远教育基金:
炒熟股 打新股
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成立于1987年,最初由唐君远先生在大同中学创设奖学金,1999年办理登记手续,注册资金4000万元,现由唐君远儿子唐翔千先生任理事长,基金会最大的特点是非公募,即不公开募资,不接受任何企业捐赠,只接受唐氏家族企业捐赠。
基金会坐落于陕西南路附近的一幢老洋房里,基金会袁主任向记者表示,这栋洋房也是由唐家人捐出来的,设立唐氏基金会的主要是助教兴学,奖励、资助学生和老师。基金会每年的支出在六七百万元,现如今,资金规模已有1.6亿元左右,基金会的专职工作人员有4名。唐家的兄弟姐妹遍布世界各地,每年除了唐家人捐献一点外,主要是靠资本运作来实行资产的保值增值。在炒股上,只买熟悉的公司股票,去年3度进出生益科技;或者打新股,中签后上市当天就抛。
上海交大教育发展基金:
打新为主,充分利用校友、专家资源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主任助理殷洁女士接待了记者。交大基金会于2001年成立,初始资金为1000万元,截至目前,资金规模已经累积到4个亿左右,基金会的首要任务是筹款,支持交大的教育事业。由于是高校背景,筹款相比其他基金会来说要容易些,2008年基金会共募集到资金2亿左右,其中海外人士捐款在8000万元左右,全年支出3000万元左右。
“从海外高校基金会运作情况来看,资产保值增值对基金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的目标是在未来三年内,通过筹款及资本运作,使得资金规模能达到10亿元。从2003年开始,基金会就有意识进入到资本市场,主要是以打新股为主,中签上市当天就抛掉,并且自2008年年底以来,还持有两只银行股。”而据记者了解,在交大基金会的理事会成员里面,就有招商银行的前董事。
“还有就是买基金、信托产品以及券商的集合理财计划,投资方向由投资决策组决定后上报理事长,目前投资决策组有三位成员。”殷洁向记者说道。
“上海交大毕业的金融人才有很多,有丰富的校友、专家资源,在股票投资方面是不是有一定的优势?”记者问道。
“实际上,我们也在尽量利用学校资源做投资,我们现在只持有两只银行股。在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资金安全是第一。”殷洁告诉记者。
“买股票是以长期持有为主,还是短线操作?”记者又问道。“我们也希望长期持有,但是市场下跌的时候,我们还是会选择抛出避险,这两只银行股自2008年底以来,已经陆续减持掉一部分了。”
王正敏介绍,高校基金会筹款相比其他基金会容易,且有很多专业人才,这将有助于提高资本运作水平。
自己操盘 短线为主
多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都出现了上海公益基金会。通过记者观察介入个股的时机,发现大部分基金会都是以短线操作为主,在大多数个股上也都赚到了钱。发现它们投入股市的资金都在千万元以上,而且买卖均由基金会自己操作,已经俨然成为了股市中的千万级大户。
一个基金会的专职工作人员有3人~4人,并且操盘人也不是学金融、证券出身。
散户炒股,有时想破脑壳也没用。机构的资源令人羡慕。(据每日经济新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