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5月30日电(邹瑞玥)由复旦大学主办的“上海论坛2010”30日在上海闭幕。为期两天的论坛上,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学、政、商界代表,就金融危机后亚洲经济的复苏与转型、展开深入探讨。
与会者普遍认为,伴随着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每一次危机为人类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
本次论坛内容涉及广泛,包括金融危机后亚洲城市的反思、中国经济复苏的全球影响、中国与全球各国的贸易合作关系等。与会者普遍认为,伴随着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每一次危机为人类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
闭幕式上,上海论坛专家委员会主任袁志刚代表上海论坛,发布了《上海论坛共识》。共识指出,亚洲稳健复苏和持续发展的美好蓝图值得期待,为了应对内外部的多重挑战,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健复苏,亚洲各国必须立足长远发展,增强域内合作,认真反思增长模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通过多维重构来夯实亚洲经济复苏的基础,打造亚洲经济持久繁荣的新型动力机制。中国应通过发展方式转型形成更具包容性和持续性的增长方式,通过刺激国内居民消费来夯实增长的内部基础,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扩展贸易的盈利空间,以此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在更高层次上开展良性互动。
共识中还提到,由于能源和生态的时空配置对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亚洲的秩序重构还应考虑新兴能源和低碳经济的引擎效应。亚洲各国应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推进能源利用、生态保护和气候合作,日本、韩国等国应基于其发展阶段率先降低排放量,并对其他国家提供资本和技术支持;中国、印度等国既应基于大国责任提出减排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更应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低碳经济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这不仅需要依托技术创新和市场培育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开发新兴能源,而且需要依靠自主创新和市场完善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伴随着要素流动性和人口集聚性的增强,亚洲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着史无前例的城市化进程,亚洲各国必须认真总结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教训,努力找寻城市发展的最优路径,以在城市发展、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居民生活改善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这为展示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和城市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平台,也会为人们深入思考城市发展的经验、挑战、趋势及其路径选择提供了契机。上海世博会带给亚洲的不仅是新产品、新发明等“工具理性”,而且是新创意、新理念等“价值理性”。就思想启示而言,亚洲的城市发展不仅应体现在外延层面的城市人口规模不断增加、占比不断提高,而且应体现在内涵层面的产业结构优化、居住环境改善、服务能力增强以及行政效率提高等。只有将外延拓展和内涵提升有机结合,亚洲城市发展才可以有效回应各种“陷阱”和“挑战”,并通过产业集聚效应推动经济增长,通过信息互动效应推动社会融合,通过市场带动效应推动科技创新,从而更好地实现居民生活改善和福祉增进的发展目标。
参与互动(0) | 【编辑:闻育旻】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