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南京大学低碳项目研究组正和国家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美国环保协会合作,在中国11个城市的3300户家庭中进行“低碳生活试验”,进行碳排放的调查,该活动计算出来的11个城市参与社区的碳减排量,有可能会在北京环境交易所上市交易,作为下一年度的基金。
而南京地区的雨花台区梅山社区、建邺区沿河社区和江宁区邵圣社区的330户家庭入选调查,其中,有10户家庭被重点监测。昨日记者走进了这些低碳达人的家。
一个月只坐3公里的车
“减少碳排放可不是勤打扫卫生,这可是一件关系地球的大事情哦!”建邺区沿河社区的林文正老人现在是一个人居住,在十个重点家庭中编号为十,每个月,林老都要将自己的出行乘车数、水电气使用量、生活垃圾以及废旧报纸、塑料瓶等回收量统统记录下来。
作为一个减排达人,在林老的家里,处处都能感受到“减排”气息。屋子里里外外的灯泡全部都是节能灯泡,塑料袋基本看不到,出门买菜拎的是布袋子,厨房和卫生间里水池旁一定摆放着一个桶一个水盆。
通过社区的宣传,老林现在已经是社区里减少碳排放志愿者,在小区里“遛弯”时,给居民们宣传节能减排的知识是老林现在最大的爱好。
“有时候看到有人浪费水电这些资源,我都要上去跟他们讲一讲道理。”老林告诉记者。如今,在沿河社区里,提前节能减排无人不晓。
说起自己的减排心得,老林也是一套接着一套。家里的灯不仅要换成节能的,而且要养成人走关灯的习惯。“可别小看这随手一关,每个月能节约不少电量。”老林说,家里的空调夏季的温度不会超过28℃,冬天能不开就不开。
尽管老林有一张老年卡,乘坐公交车可以享受优惠,但是老林出门还是坚持步行。
“多步行也是支持减少碳排放。”老林告诉记者,自己每天都要出门溜达,女儿家住在马府街附近,每次去她家,老林基本都是靠步行,“走一个多小时,也是锻炼自己的身体”。
在老林11月的上报统计表格上,记者看到,他上个月的公交车乘车里程数仅仅为“3公里”。
寻求中国家庭减碳方法
建邺区沿河社区的苏主任告诉记者,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虽然碳排放量不大,但是千家万户的绿色生活方式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实在此次全国大规模碳减排调查之前,低碳生活就曾经走进南京的千家万户,2008年南京对1000户家庭的碳排放量进行了调查,得出的基本数据是,交通方式的碳排放约占家庭碳排放总量的1/2。
参与调查研究的南京大学低碳项目研究组的葛教授告诉记者,专家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将老百姓记录下来的每日的生活点滴,通过环保部宣传教育中心和南京大学联合开发的碳计算器,将家庭的碳排放的数据总结和分析出来。
而这一次,全民低碳行动项目家庭调查,在全国11个城市同时展开,目的就是希望对每种类型的家庭的碳排放量进行调查,以达到对国内碳排放的基本情况调查摸底,估计具体的调查结果将有望在明年中宣布。(姜晶晶 王君)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