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就是要想各种办法抵消自己的碳排放,像选择公交出行就是一种健康的低碳出行方式。”12月10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拨通朱曼宁的手机时,她正在赶往市区的公交车上,汽车到站时的报站声很清晰地从手机中传了出来。
作为江西师范大学蓝天环保社的宣传部部长,她负责社团的对外宣传、交流与联络,当时,她正是代表社团去参加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的总结会。
我低碳 我时尚
在前不久召开的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上,她与社团的其他10名同学一起,参加了大会的志愿者服务。
“除了参加世界低碳大会的志愿者服务,近期蓝天环保社团还组织了一系列与低碳相关的活动。”朱曼宁告诉记者,仅是为声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蓝天环保社团就先后在校内开展了“我为哥本哈根减斤碳”走进寝室活动和在学校青年文化广场举行的校内宣传周活动,此外,作为江西地区的城市协调人,他们于12月5日在南昌八一广场组织了同主题的七校联动活动。
据了解,成立于1996年的江西师范大学蓝天环保社团,先后参加了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湿地公约》履约秘书处、国家林业局《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等单位共同发起的湿地使者行动和江西大学生绿色营等多项环保活动,并先后获得了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国家发改委联合举行的2008年度全国节能20宣传竞赛全国第一名,以及由国家林业局、水利部、世界自然基金会、《湿地公约》秘书处联合颁发的2006年度全国湿地使者行动二等奖等多项荣誉,被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全国优秀学生社团”光荣称号。
“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而高校环保社团无疑应该走在最前列。”朱曼宁说,如今,低碳生活在江西师大已经深入到每个学生的生活当中,并且成为了一种时尚。像在食堂就餐时基本上没有人使用一次性筷子,食堂也不提供塑料袋打包服务等。
而最让朱曼宁感到自豪的是在首届世界低碳大会上,当蓝天环保社团的志愿者们拿出筷袋,用自带的筷子吃饭时,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她们身上。她说:“作为低碳大会的志愿者,当时大家感到很自豪,觉得这样的低碳生活不仅代表着更健康,也代表着更时尚。”
低碳生活就在身边
“其实,‘低碳’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平时生活习惯稍微注意一点,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朱曼宁表示,像下班后关闭电脑并拔出插头,在公园而不是健身房锻炼身体,衣物尽量用手洗代替机洗、以E-mail代替传真、家里的白炽灯换成节能灯、去超市购物随身携带环保袋、手机充电后立刻拔掉插头,减少或不乘坐出租车出行等,这些平时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生活习惯,都可以称之为低碳生活。
她说,可别小看了这些小习惯的改变,其所取得的减碳效果可不小。以平时不少宾馆饭店都在使用的一次性筷子为例,如果全国减少10%的使用量,每年可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3万吨。而我们平常广泛使用的塑料袋,尽管少生产1个塑料袋只能节能约0.04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1克,但由于塑料袋日常用量极大,如果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使用量,则每年可以节能约1.2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3.1万吨。
此外,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电器设备在待机状态下的耗电量,一般为其开机状态下耗电量的10%左右,如果全国的电器关机后没拔插头的话,每年因待机所浪费的电量高达180亿度。
“低碳就在身边,你我都能做到。”朱曼宁说,只要平时养成了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并且当这种态度变成习惯之后,你会发现其实生活品质并没有降低。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