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海滨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下决心使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是把应对气候问题当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抓手”,因为其符合我国家战略发展的方向,也就是走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的道路。
“在中国的十一五规划中,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是下降20%,完成后是减排15亿到16亿吨,无论是欧盟还是美国都做不到这么大规模的减排。”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海滨教授介绍,到2020年还有十年,每五年都要下降20%,这个难度是越往后越难的。“这跟能效提升一样,中国有很大的能效提升空间,而你要去问日本,到了很高的水平,再提升就非常难了。”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昨天也宣布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出席12月7日至18日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对此张海滨认为,中国之所以对气候问题这么重视,是国内外的压力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但国内的需要是主因,中国自身的环境、战略安全甚至军事安全等面临的气候问题的压力非常大。
“这是一个战略上的决断,而不是技术上的决策。”张海滨表示,中央在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当作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抓手”,这才是最基本的动因。“目前的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是牺牲了资源与环境的,不可持续的。现在转变发展模式可以说是上下一致的呼声,但是怎么转变?进门不能撞门,你得找个把手,那个这个把手就是应对气候变化。”
“国外的压力也不能理解为阴谋论,说是我们被别人呼攸了。”张海滨认为,全球变暖是当下世界最受关注的挑战,在这个问题上有供献,就能集中体现我们的软实力,是负责任的大国。“目前国际社会,包括一些环保组织都对中国的表态表示欢迎。这就说明了问题。”(龚力)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