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大国处产业低端 自愿碳减排呼唤"中国标准"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资源大国处产业低端 自愿碳减排呼唤"中国标准" 
2009年11月27日 11:21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旨在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哥本哈根会议召开在即,“碳交易”这一话题备受关注。目前,全球自愿碳减排标准主要集中在欧洲,而中国首个自愿碳减排标准有可能于年内出台。

  资源大国处在产业低端

  据介绍,国际碳交易市场主要分为配额交易和自愿交易市场。前者为那些有温室气体排放上限的国家或企业提供碳交易平台以满足减排目标;后者则从企业社会责任、品牌建设方面考虑,自愿进行碳交易。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碳交易市场被欧美发达国家垄断,包括欧盟的排放权交易制、英国的排放权交易制、美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等。

  “中国是一个碳资源大国,但目前却处在碳交易产业的低端,在碳交易市场的建设上还相对滞后。”专家介绍。

  碳交易市场主要分三个阶段:项目层面、商品层面和碳金融市场阶段。目前,中国碳交易市场还主要集中在项目层面上,而欧洲国家已经处于商品层面,美国更是跃升到碳金融市场阶段。

  由于我国缺乏交易平台,现有碳交易偶然性很大,价格低、数量少,项目的核减量被发达国家买家以低廉价格购买后,再次包装和开发,变身附加值更高的金融和衍生产品交易。

  碳交易:中国不应再是“跟随者”

  树立碳减排“中国标准”势在必行。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已经达到了碳金融的层次,相比之下,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的滞后使中国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

  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碳交易价格每吨要比印度少2—3欧元,更不及欧洲二级市场价格的一半。

  有专家预测,到2012年,全球碳交易将高达1500亿美元,超过石油成为全球第一大交易,中国有望占据三成以上份额。我们已经在制造业上尝尽“跟随者”的苦头。在节能减排交易中,如果不及早行动树立“中国标准”,被动局面将延续下去。尽快建立完善碳自愿减排市场平台,推动碳自愿减排机制的形成已成为必然。

  专家分析,树立自愿碳减排的“中国标准”,将有利于规范企业间碳交易行为,发挥交易所“发现价值、发现价格”的功能,将更多碳交易项目从场外逐步吸纳到场内交易所平台上。据悉,自愿碳减排标准将由买方、卖方、环境交易所等组织共同制定。 (本报实习生 刘沁 记者 李蕾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