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个人环保行为政策还需在细节上努力
“眼下每个人都捂紧钱袋子,顺手降低碳排放,一举两得!”
5月14日下午,在“气候变化公众理解与消费行为调查报告”发布会上,说起金融危机,在场的两位女“白领”深有感触。
“不对。东西便宜了,厂家促销了,反而鼓励了我消费,客观上并不环保。”一位男士当场反驳。
坚持环保观念,降低个人碳排放,难免需要改变年轻人的某些生活方式。那么,金融危机对年轻人生活、消费习惯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吗?在发布会现场参与讨论的16名成员中,9人毫不犹豫地表示赞成,其余人士却提出了一些现实问题。
环保、省钱、方便,哪种生活方式是年轻人的首选
王敏是个年轻的“上班族”,一说起金融危机,她很快列举出眼下年轻人的“省钱+环保”之道:少开车坐公交、随手关灯关电脑、能不用空调就不用……
“每个人花钱不再大手大脚,知道节省和计划花钱,这是金融危机带给绿色生活的一次机会。”一些关注现场互动的网友纷纷留言,赞成王敏的做法。
在诺基亚通讯公司资讯部经理沈健看来,毋庸置疑的是,金融危机在改变青年人生活方式方面的作用是积极的。
“在经济处于‘热’状态的时候,人们都忙着赚钱,企业也会加大生产,原材料、能源的消耗就会增多,碳的排放量也会很多,对环境的压力比较大。现在经济低迷,反而给人们一个喘息的机会。”沈健说,这时应该反思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的可替代能源、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为接下来的冲锋打牢基础。
年轻的王敏担忧的是:“目前金融危机对个人环保行为的影响是积极的,但这种影响比较被动。这离每个人都为应对气候变化,主动去改变生活方式,还有一段距离。”
来自传媒行业的叶女士对此有异议。她觉得,环保应该成为一个“顺带”的事,而非强制推行。鼓励大家都乘坐公交车没错,但这有可能会给出行者带来不便。与其拼命让人们主动提高环保意识,还不如提供一个便利的替代系统。
对此,“气候变化公众理解与消费行为调查报告”指出,从支持率上看,如果购买环保产品不会增加支出、能减少能源浪费、提高循环利用,70%的年轻人都乐于购买环保产品。而另一些环保做法则很难被接受,如减少飞行次数、少吃肉、为环境友好产品增加开支等。
如何让公众认同环保
沈健告诉大家,诺基亚现在有一个环保新招。他们将手机的外包装设计得非常小,纸盒比原来缩了50%。尽管看起来不太“气派”,但能节省很多纸张。数据显示,生产1吨纸,需要砍伐17棵十年生的大树,中国一年消耗的生活纸制品约为440万吨,相当于砍伐7400多万棵大树。手机包装的小小改变,无形中保护了很多树木。
在叶女士看来,诺基亚做的小纸盒,点子很好,但缺少与公众的沟通,如果能在纸盒上写清楚,这样做是多么环保,能保护多少棵树,可以鼓励消费者,让他们感觉做环保很有成就感。
沈健当场拿出纸笔,记下了这个“很有价值的提议”。“纸盒变小,让消费者省钱,还要让他们产生对环保的认同感。”
然而,从事IT业的小伙子钱伟斌不这么想。“如果手机变得便宜、还环保,我就很愿意经常换手机,甚至会比原来多用一只手机,客观上不是也增加了碳排放吗?”
沈健马上接着说:“用手机实现视频会议,节省了飞来飞去的花销,还提高了效率,这正是新技术引发的环保动力。”
有数据显示,如果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而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产业比重相应下降1个百分点,每年我国能源的消耗总量中可减少2800万吨以上标准煤,相当于1万元GDP能耗降低1.3个百分点。
在沈健看来,技术的进步、信息的畅通和环保知识的普及,需要政府、企业、媒体一同努力。改变一些具体的、大家都能做到却被忽视的事情,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是举手之劳,天天做、人人做,现状就会改变。
叶女士则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重视传达环保信息的角度。她说,现在提倡吃较贵的绿色食品,还提倡少吃肉实现环保,太没有说服力了。“如果告诉我,多吃绿色食品、少吃肉有益健康,顺便还能支持环保,会更容易被我记住。”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