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第四批涨幅仅23% 抢钱式发股走到尽头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创业板第四批涨幅仅23% 抢钱式发股走到尽头
2010年01月21日 11:35 来源:上海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昨日,第四批创业板8家新股上市,平均收益仅23%,最高的世纪鼎利也不过30.9%,最低的星辉车模才13.7%,远远赶不上两天前上市的主板新股皖新传媒(首日涨49.4%,第二天又冲涨停)。从去年10月底首批28家创业板新股平均涨幅106%,最高的金亚科技达209%,才三个多月时间便高台跳水猛降至23%,创业板打新收益缩水之快令人惊诧。

  创业板几乎“全军覆没”

  创业板低开,加之消息面证实“多家银行接到通知,1月份将停止新增信贷”,多重利空叠加在一起,引发股市放量大跌,其中沪综指跌2.87%,深成指跌3.25%,中小板指数跌幅更达4.42%,创业板除探路者因发布预增消息微涨0.11%外,满盘皆墨。首当其冲的便是那些有高送转预期的个股:如禾盛新材、东信和平、焦点科技、证通电子、宇顺电子、神州泰岳等前期大涨个股纷纷跌停。

  新股跳水警示发行体制

  从100%到20%,创业板上市收益大幅跳水,这是对现行发行体制的当头一棒,说明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超募的“三高”发行机制已经走到尽头;如果在市场化大旗下继续毫无顾忌地人为“做”高发行价,破发将势所必然。那种几近抢钱的天价发行,最大的受益者是大股东、创投以及承销商等利益相关者,最大的受害者便是中小股民,个中利害关系一目了然,可监管部门就是放之任之,终于迫使市场不得不以大跌来强行纠错。

  创业板正在成为中国最快速的“造富机器”。据统计,不到100天时间,创业板已经制造出142个亿万富翁,甚至还有年仅13岁的千万富翁,50家公司募集资金规模达到304亿元。可是,昨天的大跌粗略估算,市值损失就在7000多亿元,其中流通市值近5000亿元。在极少数人暴富的同时,亿万股民损失惨重,这难道就是我们要的市场化发行吗?

  发行价与收益率背道而驰

  数据显示,创业板基本按照一级市场越发越高,二级市场收益越来越低的轨迹运行:第一批28家发行平均市盈率56.6倍,上市首日涨106%,市盈率拉升到106倍;第二批8家平均发行市盈率76.48倍,上市首日涨45.21%,市盈率拉升到111倍;第三批6家平均发行市盈率78.11倍,上市首日涨31.98%,市盈率拉升到103倍;昨日上市的第四批8家平均发行市盈率88.62倍,首日涨23%,市盈率拉升到109倍。即二级市场市盈率基本在100倍出头,而昨日深交所公布的创业板(42只,不含8只新股)平均市盈率为102.7倍。

  抢钱式发股是症结所在

  也许有人会说,上市后二级市场还有2成多收益,说明市场化发股的路子还是对头的;还有什么市场化发行就是要让一级市场同二级市场接轨,云云,此言大错特错。且不说2成多的收益是以100多倍的市盈率为前提的,而100多倍的创业板仍属高估,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股市的二级市场已完全市场化了,而一级市场还带着很深的计划痕迹。就如银行信贷,监管部门在必要时不也进行窗口指导,例如日前“各主要商业银行已经收到主管部门口头通知,要求全面停止1月份剩余时间新增信贷”吗?银监部门是这样,证监部门对抢钱式发股也不能不闻不问。如果中国创业板一面成批制造亿万富翁,一面频频破发,这个责任该由谁来负?(贺宛男)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