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陆续招股 将助力重新唤醒成长投资理念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创业板陆续招股 将助力重新唤醒成长投资理念
2009年10月14日 14:50 来源:金融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自9月17日创业板发审委正式审核企业发行申请以来,截至9月30日,已有29家企业顺利通过发行审核,首批10家企业板企业公开招股已经完成,第二批、第三批各9家企业也已进入发行程序,分别将于10月13日、14日进行网上申购——创业板企业成批审核及发行节奏明显超出市场预期,按照目前进度,市场人士预计创业板企业集中挂牌上市时间锁定在10月下旬。

  而随着创业板企业陆续招股,投资者开户的热情也在不断升温,部分券商营业部为缓解开户压力甚至国庆期间也未能休息。在中国创业板即将开通之际,多数投资者都寄望于自己能够慧眼识珠,从创业板中找出中国未来的“微软”,从而获得超额收益。首批创业板企业公开招股,市盈率较之主板、中小板高出许多,但仍获得超过100至200多倍的超额认购事实,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目前看,此前市场所担心的创业板推出可能会对主板市场资金面造成较大压力的因素已经基本可以排除。事实上,从融资额度上看,已经完成招股的10家企业和即将招股的9家企业合计融资不过46亿多元,尚不及主板市场一家中型企业融资额度,因此创业板并不会成为市场“失血”的主力。市场人士表示,创业板市场在给投资者带来全新投资机会的同时,其对主板市场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对投资者投资理念的转变方面。

  对于投资者来说,创业板的开通无疑开辟了新的投资渠道,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国信证券研发中心研究员陈慧莹表示,首先在目前经济向好的大背景下,中国并不缺乏优质的创新型企业,并将不断涌现。参考国际创业板市场以及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体活跃程度来看,即使创业板的估值比中小板高出30%至40%也是合理的。其次,从历史经验来看,中国资本市场一旦出现新品种往往会受到市场热捧,而参照国外成熟市场的经验轨迹,创业板受关注程度与投资回报、投资风险往往会超过主板市场,创业板的活力不可小觑。再次,今年的资金市特征非常明显,市场偏好风险的资金不在少数,仍然相当宽裕,创业板的推出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导风险资金的进入,给市场注入活力。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投资者的日益成熟,最近几年价值投资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流通股本大、基本面好、业绩优良且具有持续增长性的股票成为主导市场走向的中流砥柱。但创业板作为服务于处于成长期的新兴经济、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市场,在企业成熟度、企业规模、盈利模式、价值判断等方面无疑与主板市场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也令部分投资者感到些许困惑。

  “创业板市场的推出将会促使成长投资理念再度活跃,企业成长性将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东北证券金融与产业研究所所长袁绪亚表示,投资创业板公司,投资者除了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外,还需要更新投资理念和方法,在判断企业投资价值时要与主板市场有所区别,更加侧重于关注其不同于成熟企业的基本特征。“比如,投资者应对创业板企业所具有的非线性成长的特性、较强的活力和适应性、自主创新能力强、人力资本的作用突出、对股权融资的依赖性较强等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更加关注企业的成长性。”

  东吴基金研究总监陈宪表示,一旦创业板企业具有了证监会所要求的持续盈利能力,其成长性特征必然会受到关注。他认为,投资主板与投资创业板的理念有着很大不同。投资主板是以价值为准绳,以“低买高卖”为原则;而投资创业板,则以成长性为准绳,以“高买卖现高”为原则。这种不同的市场层次、不同的投资理念、不同的投资者将会极大地丰富市场,有利于市场的活跃,从而促进市场更加健康发展。

  “创业板的投资理念和主板是不同的,投资创业板更注重的是投资,而不是买了股票‘见高就丢’。”谈及怎样认识创业板企业的成长性,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国刚教授表示,创业板企业有可能在某个时候利润很高,还有可能2~3年利润增长并不是很快,但营业额增长很快,或者市场开拓占有资金;过了2~3年会很快上涨,所以更应该关注企业的成长性。同时,作为创业企业,其本身的波动和受市场影响的波动都很大,不像目前的主板企业很多都是行业龙头,业绩稳定,因此创业板的退市风险也要格外关注。

  如果说1999年至2000年网络股鸡犬升天、凡“科”则炒的成长性投资理念的失败,是因为当时的高科技产业仅处草创阶段、高科技股有其名而无其实的话,那么,1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则是突飞猛进,又经几年中小企业板的过渡和经验积累,即将在创业板上市的大多是新能源、通讯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真正高新产业中的佼佼者。“此时开通创业板,无疑是对整个市场成长性投资理念的催生和唤醒,将会让市场再度回归成长性投资理念。”华东师大李志林博士这样表示。(李侠)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