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舆论鼓吹“中国独秀论”:暗藏祸心的“美言”——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西方舆论鼓吹“中国独秀论”:暗藏祸心的“美言”
2010年06月20日 22:0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年来,西方舆论中不时出现有关中国的种种奇谈怪论,例如,“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最近,“中国独秀论”又在一些西方媒体上冒了出来。

  所谓“中国独秀论”,无非是说在世界金融危机中,西方经济困难重重,而中国却一路高歌,中国得到的好处最多,中国是最大的赢家。

  国际分析人士指出,鼓吹“中国独秀论”的人看似在“美言”中国,其实他们的葫芦里卖的是有害中国的药。他们试图通过这一论调压迫中国承担与其能力不相适应的国际义务,同时影响中国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并非一枝独秀

  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独秀”了吗?这个“捧杀”中国的论调站得住脚吗?

  对此,巴西实用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马科斯·辛特拉16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用事实给出了答案。

  辛特拉指出,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实行了正确的税收和货币政策,不仅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程度较轻,更是以领先于全球增长的速度实现发展,如巴西在今年第一季度实现了同比增长9%的罕见高速。同样,印度和中国也实现了较高的增长率。

  “所以,正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发展中国家正在引领全球经济重新走向繁荣,”辛特拉强调。

  从辛特拉的话可以看出,除中国外,至少还有巴西和印度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也表现不俗。

  无独有偶。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指出,虽然中国经济表现比较好,但其他国家,比如印度、巴西,以及非洲的尼日利亚等国,增长也比较快。

  事实证明,中国采取的应对危机的措施也促进了其他国家经济的复苏。

  作为一位长期关注中国发展的经济学家,辛特拉指出,尽管中国自己的工业结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内部需要,但它仍然从亚洲地区进口了大量零部件。所以说,中国的发展具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它实现了本国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带动了地区的发展。

  他强调:“在世界经济走向复苏的过程中,中国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

  林毅夫认为,在一个全球化的过程中,一个国家发展得比较好,就会为其他国家创造更好的条件。中国经济增长比较快,进口的需求就会多,对资源需求也增多。所以,相关的韩国、日本以及中国的台湾省,复苏都比较强劲;其他像资源比较富庶的澳大利亚、拉美一些国家,中国的发展给它们创造了很多机会。

  “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紧密相连。可以说,全球进入了一个多极化增长格局,”林毅夫说。

  面临诸多挑战

  事实上,中国也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受害者之一,同时为应对这一危机、实现经济复苏付出了代价。从未来角度看,中国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林毅夫指出,这一次国际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都有很多冲击,对中国也是如此。本来中国经济可以增长超过10%,但去年增长只有8.7%。

  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部主任荷尔斯拉格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过去几十年来取得了巨大进步,也可以说是飞跃,但这种飞跃更多的是“量的飞跃”,接下来中国需要的是实现“质的飞跃”,这个任务对于中国来说将是非常艰巨的。

  荷尔斯拉格说:“中国要从利用廉价劳动力、依赖对外出口的发展模式向提高高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方向进行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中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他还指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高速增长,如何让这种增长给普通民众带来更多的好处,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是中国需要解决的问题。

  荷尔斯拉格强调,现在的国际环境对中国来说并不看好,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都面临困境,如美国面临自身的金融问题,欧洲则深陷主权债务危机,这让它们对中国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和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感到担忧和怀疑,有些国家甚至采取了一些有意针对中国的外贸增长的保护主义政策。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俄中关系研究和预测中心主任波尔季亚科夫同荷尔斯拉格有着类似的看法。

  “正如中国领导人所说,金融危机不仅仅是对中国经济增长幅度产生外部影响,实质上也是对经济增长模式敲响了警钟。中国已经认识到,改变增长模式迫在眉睫,必须变粗放型为集约型发展,增加高科技含量,提高创新能力,”波尔季亚科夫说。

  他指出,中国经济日益走向国际市场,对外部资源和市场的需求不断上升。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其他国家出于振兴本国经济、恢复自身增长的目的,引进中国资本;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实施的反倾销调查也越来越多,许多国家提高对中国产品的进口关税。这是中国在国际市场遇到的挑战。

参与互动(0)
【编辑:朱鹏英】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