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继续温涨,加息继续温吞。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5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CPI同比上涨3.1%,超过3%的警戒线,并创19个月以来的最高。PPI则同比上涨7.1%,创20个月以来的新高。不过分析人士认为,由于楼市调控和政府融资平台监管加强影响投资和消费增速,加之人民币对欧元升值拖累出口,我国的利率调整可能延后。
“翘尾因素和食品及其居住类价格上涨是导致3.1%涨幅的关键因素。”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指出,去年年底CPI高达1.9%的增速对今年物价上涨产生很大的翘尾因素,达到1.8个百分点。同时在新涨价因素中,食品及其居住类价格上涨贡献率高达到90%左右。不过盛来运预测,当前的物价上涨仍然是结构性上涨,实现全年物价控制在3%左右的预期目标压力较大,但有望实现。
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认同。“5月仅上涨了0.3个百分点,上涨幅度微乎其微,只是因为跨越了3%的敏感界线,性质上改变了,并不说明后期通胀压力。” 国家统计局昨日亦表示,环比数据有所下降,显示出物价上涨压力有缓解趋势,全年有望保持在3%左右。数据显示,5月份CPI较4月份环比下降0.1%。
尽管业内预期短期内CPI仍将温和上涨,但加息预期却趋于降温。“CPI虽然‘破3’,但是上涨力度还达不到加息砝码,加之资本市场尤其是股市的不活跃,近期不可能加息。”白明表示,5月份CPI虽然同比上升,但是环比下降,显示出近期通胀压力在减小。随着翘尾因素在未来几个月冲顶回落,下半年通胀同比可能先升后降,环比预计会保持平稳。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即使未来几个月CPI继续上涨,加息的可能性都很小”。他认为,5月份数据预计会令宏观政策从偏紧向松微调,财政资金下放速度将加快,对具有还本付息能力的地方融资平台项目预计会允许继续向前推进;房地产调控政策难以放松,但预计也不会在此前政策的基础上继续加力;货币政策预计短期内保持观望,6-7月份之间不大可能加息,但汇率仍可在此期间对美元重新回到更富弹性的状态。
不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非对称加息应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因为通胀的压力已经很大,必须采取措施;而贷款利率暂时不动,则有助于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记者 苏玲 孟凡霞)
参与互动(0) | 【编辑: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