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CPI数据“没有意外” 通胀和加息受业内关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5月CPI数据“没有意外” 通胀和加息受业内关注
2010年06月12日 08: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0年6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0年5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1%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7.1%。 中新社发 五河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6月12日电 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5月经济数据,其中CPI同比上涨3.1%,符合此前市场的种种预期。综合此间多家媒体对专家的采访,通胀和加息的话题不出意外的成为关注的焦点。分析普遍认为,5月份的数据显示,中国物价上涨的压力温和,近期将不会加息。

  统计局最新的数据显示,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1%,超过3%的警戒线,创出19个月来新高。较4月份环比下降0.1%。5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7.1%,环比上涨0.6%。

  有媒体报道,在统计局今日公布官方保密期的数据前,已经有媒体将这些数据提前泄露,而且准确性相当高。对此,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在发布会上也谴责了这种行为。尽管如此,5月份CPI的涨幅基本符合市场此前的预期,并没有出现多大的“意外”。

  通胀压力有所缓解

  对于市场普遍关心的通胀话题,官方及多为专业人士表示CPI增长符合此前预期,通胀压力有所缓解。

  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发布会上表示,CPI创出19个月来新高,主要受翘尾因素以及食品价格、居住价格上涨影响。他表示,前期农产品季节性上涨所推动的物价上涨的动力正在减弱,加之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深化,一些大宗商品价格下降,中国价格上涨压力已现缓解趋势,3%左右的物价控制目标有可能实现。

  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昌平认为,虽然长期来看农产品是上涨态势,但热钱炒高农产价格将逐步回落,CPI将在未来几个月内逐步回落。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CPI数据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物价温和上涨,现实不存在通胀。连平指出货币政策今年适当收紧,但实施效果在未来半年至一年的时间内才会显现,房产调控对投资和消费产生影响,投资增速在下半年也会回落,另外,欧洲债务危机对出口也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表示,CPI虽然超过3%的调控目标,但也不必过于紧张,全年的调控目标是3%,不是要求每个月都低于这一数字,近期发改委一系列稳定蔬菜价格、绿豆价格的措施已显现成效,预计6、7月份的CPI将有所下降。

  加息可能性不大

  尽管5月份CPI同比上涨3.1%,已经超过了公认的3%的“警戒线”,但是此间分析人士均认为,未来加息可能性较小,甚至完全没有必要加息。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表示,由于5月份CPI环比涨幅有所下降,考虑到国内部分商品,尤其是蔬菜价格较前期有大幅度的回落,以及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趋势,因此加息的脚步将放缓,时间点还需进一步观察。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表示,CPI上涨超过3%是加息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决定因素。从大形势来看,国内中央的调控政策见效房地产价格已有所回落,国际金融形势严峻,而长远来看CPI上涨只是短时的,所以通过加息遏制经济过热增长的可能性很小。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则认为,本月CPI虽然超过3%,但中国的宏观政策当局采取的不是单纯的通胀目标制的操作模式,政策操作上不会只看CPI,而更关心经济增长的态势。货币政策过半年到一年才生效,所以预计即使未来几个月CPI继续上涨,加息的可能性都很小。

  此外,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以及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相似地表达了“没有必要加息”的观点。

  左小蕾表示,CPI这个涨幅中国经济可以承受的,央行加息是一个综合性的全局性的考虑,产生的影响是全局性,央行不会加息。

  金岩石则认为,未来经济会处于一个减速阶段,通货膨胀的压力将随之减弱,全年都没有必要加息,如果贸然加息,就必然会遏制受金融危机重创的制造业的复苏。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