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8日电(记者 俞岚)中国社科院在今天发布的2010年《金融蓝皮书》中称,今年中国CPI增长率可能超过3%,但这并非通货膨胀,不可能通过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予以预防和消解。其并预测,第二季度后,中国将进入政策调整敏感期。
蓝皮书认为,年内中国将继续调整价格长期过低的资源类产品价格,这将促使CPI增长率上行。与此同时,农产品价格也是推动CPI走高的重要因素。官方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CPI涨幅为2.8%,农副产品价格上涨是主要推升因素。
但蓝皮书的编撰者强调,中国当前的CPI上行只是农产品、资源类产品的价格调整所引致的,并非通胀,不能简单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非但不能解决CPI上涨问题,反而会招致一系列负面效应。
蓝皮书称,从2004年以来的实践效应看,提高存贷款利率不仅没有改变存款负利率的格局,反而给工商企业增加了资金成本,给农产品生产者增加了资金成本,结果进一步促使资源类产品和农产品的价格上行。其建议,决策当局不要贸然改变货币政策取向,以免给经济运行和金融活动带来负面导向。
蓝皮书预测,在今年年中以前,中国现有宏观经济政策框架不太可能发生重大变化,二季度以后则将出现市场比较敏感的政策调整期,“其形势可能与2007年下半年比较相似”。但为了避免经济硬着陆,决策层或将采取相对温和的调控措施。
这些可选择的政策手段包括:增加央票发行数量,提高发行频率;适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加强信贷投放的窗口指导;加强查处违规放贷、用贷行为,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和担保行为等。
参与互动(0) | 【编辑:秦欣】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