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署长盛光祖:中国并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海关总署署长盛光祖:中国并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
2010年04月28日 06:0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自2004年5月至2010年2月,我国连续为贸易顺差,虽然2010年一季度贸易顺差同比减少76.7%,3月份甚至出现贸易逆差,但依然是顺差国。我国长期的贸易顺差是如何形成的?近来顺差减少的原因是什么?今后外贸发展趋势如何?海关总署署长盛光祖日前回答了记者提问。

  外企是顺差主要受益者

  问:我国贸易顺差形成的主因是什么?

  盛光祖: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也是贸易顺差的主要受益者。外商投资企业主导了我国55%左右的对外贸易,其中60%以上为加工贸易,它们通过加工贸易给我国“制造”和“转来”了大量贸易顺差。即使在出现贸易逆差的3月份,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仍然保有近2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我国贸易顺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外商投资导致的出口膨胀和进口替代。首先,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形成强大的制造能力,大量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端的高新技术产品,使我国出口规模持续膨胀。

  其次,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导致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顺差大量转移到我国。长期以来,加工贸易占据我国外贸的“半壁江山”,其中80%以上为外商直接投资经营。由于加工贸易的存在,我国从日韩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大量进口加工装配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加工为成品或半成品后出口到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造成了原来属于周边国家和地区对欧美的贸易顺差“转移”到我国内地。

  总体来看,外商投资企业是贸易顺差的最大受益者。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事加工贸易,外商投资企业获得其中绝大部分利润,我国仅得到少量加工费。最著名的芭比娃娃,每个在美国市场的零售价是9.9美元,我们企业得到的加工费仅为0.35美元,拥有该品牌的美国企业则获利近8美元。

  扩大进口增强世界信心

  问: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外贸对全球经济有什么影响?

  盛光祖: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果断推出保增长、扩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努力扩大进口,为全球经济复苏做出重要贡献。自2009年5月份起,我国实际进口物量开始增长,当月同比增长了3.7%,到目前已经连续增长了11个月,最高的月份增长了63.5%。

  我国外贸进口有力地拉动了全球出口复苏,增强了世界经济企稳回升的信心。全球贸易信息系统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取代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已公布2009全年外贸数据的71个主要贸易国(地区)中,有59个国家(地区)的出口对我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增强。

  同时,我国进口强劲增长,还带动原材料价格止跌回升,增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信心。

  将加大自主进口力度

  问:我国今后外贸发展趋势是以顺差为主,还是逆差为主?

  盛光祖:我国政府并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将促使我国外贸进出口发展趋于基本平衡。

  国际上通常认为,贸易差额与当年贸易总额的比值在10%以内,则对外贸易处于基本平衡状态。2009年我国贸易顺差与贸易总额的比值已收敛至8.9%,今年一季度则进一步降至2.3%,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态势有所巩固。与此同时,我国外贸依存度已经从2006年的67%大幅降低到45%,其中出口依存度从37.1%降至24.5%。

  目前,我国正致力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致力于对外贸易的基本平衡。从出口来看,我国出口在实现恢复性增长之后继续扩张难度很大。首先,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除,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稳固,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能力的削弱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使消费需求难以较快恢复;其次,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肆虐蔓延;第三,大宗商品价格恢复到高位,我国提高工人的工资标准和加大劳动者权益保护力度,导致出口产品成本增加。更重要的是,与关注出口量相比,当前我国更注重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从进口来看,我国进口将保持旺盛增长。首先,随着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步伐的不断加快,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将取代外需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次,国际市场原油、铁矿砂等大宗产品进入价格恢复通道,必将继续促进进口值的快速增加;第三,促进对外贸易进出口实现基本平衡的国策,也将使我国加大自主进口的力度,扩大从主要顺差国的进口。

  因此,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结构,仍将形成贸易顺差,但随着我国在外贸领域着力于“拓市场、调结构、促平衡”,贸易顺差规模将继续减少,对外贸易发展将趋于基本平衡。

  罗兰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