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增强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专家呼吁增强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
2010年04月27日 20:04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有专家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考虑,增加人民币汇率灵活性的价值远大于升值与否

  4月23日,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从会后发布的联合公报可见,与会议之前外媒热炒人民币升值话题相反,本次G20峰会并未就人民币升值问题进行公开讨论。

  尽管近期巴西和印度也加入了迫使人民币升值的队伍,但在G20华盛顿峰会期间,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表示人民币汇率问题要由中国自己来选择,并相信“中国会根据自己的利益做决定,重新启动改革进程,恢复几年前已经开始的汇率改革过程”。

  在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时,我国学者也发出了深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高汇率灵活性的呼声。

  增强汇率灵活性

  4月25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在“CCER中国经济观察”第21次报告会上指出,汇率形成机制是很多问题的根源,汇率问题也并不会因为美国发生金融危机而得到解决。

  周其仁认为,出于稳定汇率的考虑,央行一直采取发行基础货币来购买外汇,但其直接结果是货币发行量加大,造成流动性充裕,这可能会使结构问题进一步恶化。如果真的为了稳定汇率,他认为央行可以选择用财政资金来购买外汇,而无需用基础货币来购买。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峰也表示,应深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让汇率更好地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相对价格功能。提升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切实实现管好货币、稳定币值的目标。

  增强人民币汇率灵活性的观点也得到了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原所长余永定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的认同。

  作为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专家,余永定表示,人民币升值有利也有弊,但利大于弊。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尘埃落定、美国财政状况每况愈下的今天,汇率问题的关键还不在于人民币是否低估抑或人民币升值是否会影响国际收支,而在于中国是否还打算继续大量增加外汇储备,以资源、环境、教育和血汗为代价继续大量积累美国的借据。

  余永定表示,经中国社科院世经所的研究人员测算,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弹性大概在-0.56。

  而对于一些经济学家反对人民币升值的论点,余永定认为他们的逻辑存在问题。一些经济学家辩护不应该让人民币汇率浮动,理由是人民币一旦浮动,出口就会受到影响,这意味着他是相信有弹性的。另一面又提出人民币升值对美国没用,因为美国储蓄率不足,无法解决贸易顺差问题。“分析同一个问题用不同的分析方法,逻辑是矛盾的。”

  “人民币升值问题不是炒出来的。”周其仁认为,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考虑,汇率形成机制应该更加灵活。

  解决货币锚问题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比较了当年日本广场协议之后的日元升值带来的十年衰退与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他认为,经常项目长期失衡,可能带来严重的政治、经济后果。从我国自身的利益出发,需要考虑国际社会的反应。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民币一改升值势头,将人民币盯住美元维持在6.82的水平,以保护中国出口商的出口和就业。

  不过,黄益平认为,盯住一个走向衰落的货币,恰恰可能成为不稳定的根源。汇率提高灵活性的同时,要解决货币锚的问题,靠什么来稳定需要一个明确指标。

  周其仁也表示,货币锚是非常重要的。与当初金本位体制不同,贵金属是最诚实的货币,贵金属货币的锚很可靠。但是当代货币是国家系统货币,一旦货币无限加印,就会成为劣币。

  周其仁认为,任何国家货币需要一个机构来承担锚的作用,这个锚不仅要有少数专家认可,也需要一定层面的企业、产业、公众的支持。同时,他并不认同如果人民币没有找到锚就不应该放弃盯住美元的看法。

  最后,黄益平表示,广场协议并非导致日本经济衰退的主要因素,而是日本一直以宽松的货币政策竭力抵制日元升值,促成了十分严重的资产价格泡沫。扭曲的程度越来越大,最后不得不做大幅调整。而中国目前的情况跟日本很像,抵制升值,大幅度放松货币。中国有可能正在重犯日本三十年前犯过的错误。 ( 王丽娟)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