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4月12日公布的金融数据,3月份中国新增贷款额为5110亿元,大大低于去年同期的1.9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M2)增速也从2月份的25.5%回落至22.5%。此前发布的3月份贸易数据则显示中国6年来首次出现贸易逆差。尽管如此,4月13日亚洲开发银行(亚行)在京发布的《2010年亚洲发展展望》报告仍然预计,由于继续实施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加快至9.6%,2011年因政府将收紧扩张性政策将放缓至9.1%。与记者连线的几家外资投行专家也维持今年约10%的GDP增速预测不变。鉴于人民币有效汇率近期基本稳定且全球经济继续复苏,他们预计4月份出口数据应显著改善,2010年全年净出口将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小的正拉动作用。
应关注M2
而非信贷增长亚行的上述报告指出,在财政刺激计划的支持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望继续加快。同时,由于通胀抬头、资产价格高企、国外资本回流,政府对用于投资的银行贷款投放将采取更为审慎的态度,公共投资增长将有所回落。报告预计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在去年达到30%后将放缓至25%,投资的高增长主要是国有银行投放大量贷款所致。
考虑到3月份信贷规模通常较大,该月新增贷款额的下降似乎意味着流动性显著收紧。不过,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表示,今年一季度的新增贷款总计达到2.6万亿元,显著高于年初制定的全年7.5万亿元贷款按各季3∶3∶2∶2的比例投放的目标,即一季度2.25万亿元。高盛中国宏观经济学家宋宇则表示,信贷数量控制在更大程度上采取的是季度目标,一季度月均8670亿元的贷款数据比3月当月数据更能体现真实的政策立场,流动性依然充裕。
宋宇还提醒大家应关注广义货币而不是信贷增长,而其环比增速仍然保持在接近24%的高位。其理由主要包括:首先,因人民币贷款规模是主要的调控目标,且借贷意愿在企业利润强劲增长以及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况下越来越强烈,商业银行正努力设法降低其报告的贷款数据。其次,外汇流入和银行贷款一样可以增加实体经济中的流动性。净出口的绝对水平,投资者对利率、汇率和资产价格的预期在未来几个季度可能会有明显变化,外汇流入也因此可能会对总体流动性产生更重要的影响。而这些变化会反映到广义货币数据中。
具体来看,3月份新增贷款基本上由住房抵押贷款等中长期居民贷款和企业贷款构成,这些贷款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被企业短期贷款和贴现票据的下降所抵消。孙明春认为这说明私营部门需求被挤出,可能会导致产能短缺或加剧未来的通胀压力。实际上,3月底贴现贷款仅占贷款总额的4.1%,创2007年1月份开始公布此类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为了缓解借款受到挤压的情况,他认为政府可能会在今年后期放松贷款控制。
今年出口对GDP贡献为正值
亚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告诉记者,与2009年一样,2010年投资、消费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将近60%和40%。不过,与2009年拖累GDP不同的是,2010年净出口将有所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在1%以下。因工业化国家的需求短期内不可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亚行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急需寻求新的动力,包括扩大居民消费和大力发展服务业。
事实上,3月份中国出口同比增速已从2月份的45.7%降至24.3%,经季节调整后月环比折年增幅从56%降至-22.1%;进口同比增速则从2月份的44.7%急升至66.0%,经季节调整后月环比折年增幅为从53.9%升至168.1%;3月份出现了7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为2004年4月以来的首次。
孙明春和高盛经济学家宋宇也认为,在2010年,消费强劲增长的影响会变得更加重要,3月份异常强劲的进口数据正是旺盛的内需和进口价格迅速上升的反映。不过,宋宇说,即使考虑到这些因素,3月份高达三位数的进口月环比折年增速仍无法持续。同时,因3月份出口疲软可能受到出口企业在春节法定假期之后常会继续停产一段时间的影响,不大可能持续下去,逆差的出现是暂时现象。瑞银集团中国经济研究主管汪涛也预计未来几个月将重新回到顺差。其主要理由如下:中国的贸易条件将会随着大宗商品价格增速回落、出口价格开始复苏而逐步改善;出口将随着全球经济一道继续复苏,而进口增长将由于国内基础设施和建设活动的放缓而放缓。
全年CPI增幅可控
在备受关注的物价走势方面,考虑到未来两年国际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高企,亚行报告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在2010年平均上涨3.6%,2011年平均上涨3.2%。
“鉴于产出缺口已经合拢,实体经济环比增速仍高于趋势水平,除非外部需求显著放缓,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调控力度来防止经济过热。而外需最近的发展持续好于我们的预期。我们认为政策制定者对外部需求的预期依然过于谨慎。对外需再次大幅下滑的担忧和目前依然温和的CPI增幅意味着尽管近期内可能有更多调控措施出台,但力度未必比一季度更大。”宋宇如是说。记者 袁蓉君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