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5日电 题:现场专家析施救成功原因
中新社记者 贾靖峰
清明时节,山西王家岭。“雨纷纷、欲断魂”的沉寂,已被不断升井的生命喜色冲刷殆尽。最新消息说,被困153人中已有114人成功升井,其余39人的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说,这是“中国事故救援史上的奇迹”。
“这次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的营救很成功”,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水害防治专家组组长、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专家组成员、中国矿业大学教授武强5日在王家岭施救现场接受中新社记者电话采访时如是说。
武强透露,据现场探查,井下有五处被困人员集中的坑道高于透水水位,大批人员有望获救。其中一处原本预测希望不大的坑段情况亦好于预期。
武强认为,两大因素促成了王家岭营救行动的乐观结果。一是人,二是措施。被困人员在井下坚强守候八个日夜,这是人的奇迹;当地各大医院为每位获救者配备一个专门医疗小组。另据悉,营救行动专家阵容强大,国家安监局派出了五人专家组,针对透水事故,专家组成员包括地质水害专家、采矿专家,山西省亦派出约3位矿难营救专家。
施救成功原因之二是措施得当,武强说,3月29日,地面打钻成功,4月2日,营救人员向坑道里及时输送了氧气、营养液与食品。他说,相当部分的被困者依靠这些物品得以保持良好的体征。
营救王家岭,是于大悲后之大喜。
但武强坦言,此次救援成功,一个客观的重要因素是,井下条件好于预期,透水水量不太大,经过排水,被困者获得生还希望。
大喜之余,或有反思。尽管营救行动“人和”,却不是所有矿难都能有这样的“地利”。事故贵预防,而非事后的救援与惩戒。
不到一个月时间,河南新密东兴煤矿、河南泌阳县顺达矿业、山西王家岭、河南洛阳伊川县白窑六矿、陕西韩城市泉子沟煤矿、黑龙江七台河市隆鹏煤矿,事故频发。2007年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王家岭又拎起了旧话题。
武强说,2007年全国煤矿整顿之前,小煤矿和集体煤矿矿难多发,但近期国有矿山出现问题较多,已是客观事实。对此,他提出三大反思。
反思之一,由于各地基建资金充裕,能源紧俏,矿井工程压力增大,存在生产负荷过度的问题。2009年中国煤炭产量约30多亿吨,较2008年大幅增加,近几年煤炭增产趋势明显。生产压力控制,需作安全考量。
反思之二,煤矿开采队伍大幅扩充,职工技术培训、持证上岗有所松懈。
反思之三,随着近年煤矿开采深度加大,煤层地质、水质条件复杂。事故发生很重要的原因,是矿山的水文地质探勘、水质观测、水位记录不到位,补充勘探亟需跟进。
身在王家岭施救现场的武强强调,综观以上三大诱因,皆因安全意识又有松懈,值得警示。(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