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回笼再创新高 加息时间节点难料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资金回笼再创新高 加息时间节点难料
2010年03月25日 17:16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继上周在公开市场大力回笼资金2130亿元后,本周央行再度净回笼资金2180亿元,规模之大创出2年来新高。至此,春节之后央行已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连续共计回收流动性超过6300亿元。这一数字相当于此前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资金回笼量之和。

  与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加息相比,当前公开市场操作已日益成为流动性管理的主要工具。当前,在经济形势较为复杂、物价亦未出现大幅飙升之时,利率上调的节点变得更为扑朔迷离。

  资金回笼创新高

  央行25日的公开市场交易公告显示,继两天前央行发行780亿元一年期央票并开展450亿元的28天期正回购后,25日央行又发行了1600亿元的三月期央票,同时还开展了规模为500亿元的91天期正回购操作。

  由于本周到期资金量只有1150亿元,对冲之后,央行本周净回笼资金高达2180亿元。这一规模刷新了上周公开市场资金净回笼纪录——上周四央行在公开市场大幅净回笼资金达2130亿元,远高于前一周820亿元的净回笼规模,创出两年新高。

  至此,春节之后央行已连续五周实现资金净回笼。五周分别净回笼资金为610亿元、590亿元、820亿元、2130亿元、2180亿元。从回笼的规模上可以看出,当前回笼力度在继续增强。

  分析人士指出,央行如此大规模的回笼资金,意在继续抽回银行体系的过量流动性。由于四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高达5500亿元,因此后市回笼力度仍将保持一定强度。

  公开市场操作成管理流动性最优工具

  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重要货币政策工具,央行通过这样的操作,不断向银行系统并最终向市场注入或抽回资金,实现货币调控的目的。数据显示,央行在公开市场最近五周共计净回笼资金达到6330亿元,这一数额已超过今年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上调对资金的回笼总量。而就在春节前,央行还曾连续四周向市场净投放资金6820亿元。

  这种规模上的“大放大收”的特征表明,央行日益依赖公开市场操作对流动性进行管理。公开市场操作也因其自身的特点,成为当前当局流动性调控的最优工具。

  金融知识告诉我们,相比之下,在央行货币调控工具箱中,作为数量型工具,公开市场操作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信贷调控更具针对性,同时从使用方式上看,公开市场操作又比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更为灵活。与前两种工具不同,作为价格型工具,加息更多是针对经济过热进行调控,它并非是流动性管理最具针对性的手段。加息工具的使用,往往首先要考虑到实体经济的承受能力,就我国而言,一是要考虑企业对信贷成本上升的承受力,二是要考虑因中美利差加大等因素导致的热钱流入。

  目前来看,我国经济并没有进入过热区间。相反,最近出现的用电量增速放缓以及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回调等一系列月度经济数据,暴露出经济依然面临较为复杂的局面。

  “考虑到这些因素,短期内央行仍将利用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等工具进行调控,而会尽量缓用加息工具。”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认为。

  加息节点难料

  当近期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为应对不断攀升的通胀水平而采取加息措施后,何时加息也因此成为当前国内财经界关注的焦点话题。

  前两个月我国物价指数上行速度加快,2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超出市场预期达到2.7%的高点,由于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25%,这意味着实际利率已经转负,市场对加息的预期相当强烈。

  不过,有专家认为,判断物价走势不能仅凭单月数据,未来几个月CPI增速将平稳上升,不太可能出现快速飙升,加息的节点或将继续后移。

  发展改革委官员日前表示,3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比2月略有下降,一季度CPI平均涨幅预计介于2%-2.5%之间,属于温和上涨范畴。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水果、蔬菜、水产品等鲜活农副产品价格开始季节性回落。

  如果三月份CPI增速减缓,将在一定程度减轻加息的压力。此外,由于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和通胀率的持续走低,美联储“较长时期内维持低利率环境”的口风一直未变。美联储加息时间节点的抉择,也将影响我国的加息决策。

  “一般来说,信贷投放过快引起的流动性过剩始终是推升我国通胀压力的基础性因素。在去年9.6万亿元信贷投放下,年内加息已是大概率事件,当然,未来几个月内经济形势的风云变幻会让加息节点超出专家的预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熊鹏说。(王宇、姚均芳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