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旱情全国粮食价格影响暂时不会很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西南旱情全国粮食价格影响暂时不会很大
2010年03月24日 06:01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省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指出西南大旱对广东乃至全国粮食价格的影响暂时不会很大

  西南旱情是否会影响广州米价呢?昨日,记者走访广州多个粮油市场发现,虽然西南旱情并没有影响上季水稻的收成,但是市场里来自广西的大米批发价还是每斤上涨了0.1元~0.2元。

  不过,广东省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相关人士表示,云南、广西并不是我国主要产粮大省,因此旱情对广东乃至全国粮食价格的影响暂时不会很大。

  文/记者刘幸、叶平生

  官方数据:

  上周广州粳米零售价涨1.87%

  根据广州市物价局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上周广州市蔬菜零售价格小幅上涨,生猪出场价格先升后跌,主要肉禽蛋零售价格仍以降为主,部分粮食价格上涨,食用油价格基本平稳,瓶装液化气零售价格保持不变。

  其中,上一周,受国家提高稻谷收购价格等因素影响,在部分大米批发价格上涨带动下,部分大米零售价格也有所上涨。如粳米零售均价每公斤4元,较前一周上涨1.87%。

  目前已到早稻的播种时期,持续的干旱严重影响到了西南当地水稻的播种,势必造成当地主要口粮的减产,可能出现从全国其他地方调粮食补西南的情况,那么这是否会成为全国大米涨价的诱因呢?

  记者了解到,云南、广西等地并不是我国主要产粮大省。数据显示,2009年云南省冬小麦播种面积638万亩,产量约90万吨,在全国占的比例很小,但水稻是云南省的第一大作物,是全省2/3人口的口粮。

  记者调查:

  批发市场广西米每斤涨0.1~0.2元

  记者昨日走访广州东川新街市看见,市场上大米种类供应充足,既有广东本地米,也有江西、湖北、安徽、东北、广西米。其中东北米为2.1元/斤,东北香米为3.5元/斤,马坝香粘2.8元/斤,广东增城产丝苗米为2.4~3.2元/斤不等。商家告诉记者,这些米最近两天的零售价并没有变化。

  不过来自广西的大米就不同了,商家表示,日前去拿货被告知,广西小香米的批发价从约3.8元/斤上涨至3.9元/斤,每斤上涨了0.1~0.2元,不过零售市场暂时“按兵不动”。市场管理人员徐健生告诉记者,统计显示,目前市场上销量最多的要数江西米和广西米。商家表示,如果批发价后市持续上涨,广西小香米的零售价也可能跟着上涨。

  广西米为何上涨呢?记者又走访广州市海珠区瑞宝粮油批发市场,一位姓陈的商家告诉记者,他打电话向广西当地的经销商了解到,当地农民面对旱情惜售心理严重,即使出高价也不愿意出货。

  全国情况:

  成品粮价格稳中微涨

  据新华社电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与前一日相比,3月23日,猪肉、鸡蛋价格下降;白条鸡价格持平;成品粮价稳中微涨;蔬菜价格降多涨少。

  国内成品粮价格稳中微涨。籼米价格上涨0.5%,粳米、富强粉、标准粉价格持平,分别至每斤1.97元、2.23元、1.84元和1.60元。2010年以来,全国粳米价格持续上涨,与1月1日相比,3月23日粳米价格上涨0.13元,涨幅为6.2%。3月7日以来,全国籼米均价上涨加速,目前累计涨幅为3.1%。

  监测中心:

  对广东粮价的影响

  主要是在心理层面

  昨天,一则“西南大旱可能影响全国米价”的消息在网络上被炒得沸沸扬扬,广东部分地区市场粮价甚至也出现了小幅上涨的态势。对此,广东省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副主任曾幸福认为,西南地区旱情对广东的粮食价格影响“暂时不会很大,主要体现在心理层面上”。

  曾幸福表示,首先,包括云南、广西等在内的西南旱情发生区域并不是广东粮食的主要产地,“广东市场的大米主要来自湖南、江西等地”。

  对于网络上消息所称西南大旱可能造成该地区由粮食出产地变为粮食进口地、致使粮食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从而引发全国米价出现上涨的说法,曾幸福不以为然。他说,此次西南大旱受灾地区的人口规模并不是很大,据报道只有几百万人,还不足以撬动全国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

  曾幸福分析说,目前西南地区的旱情主要对该地区的夏粮生产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至于秋粮生产,目前春耕工作尚未全面铺开,大约要等到下月才能看到影响。就全国而言,西南地区并非我国的粮食主产地;同时,在全国范围内而言,夏粮生产只占粮食总产量的很小比重,“大约也就是20%~30%左右”。他认为,截至去年年底,全国连续6年粮食生产取得大丰收,“底子还在!”因此,目前的西南地区旱情并不足以对全国的粮价,包括广东的粮食价格造成很大的影响,“现有的影响主要是心理层面上的!”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