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铭:不要把中美贸易摩擦简单扯到汇率问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陈德铭:不要把中美贸易摩擦简单扯到汇率问题
2010年03月06日 15: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3月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举行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问题答记者问。陈德铭强调,反对保护主义,促进内需计划全球受益。 中新社发 杜洋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3月6日电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中美之间确实有些贸易摩擦,但两国共同互利共赢的总趋势是不会改变的,所以不要把中美贸易摩擦问题简单地扯到汇率问题上去。

  3月6日上午10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就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问题答记者提问。

  陈德铭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首先就所谓“美国商务部中层官员称若有证据证明中国是在操纵人民币汇率,美国商务部将会加征关税”消息进行了否认。他表示,“我确实也看到了西方媒体关于这方面的报道,我没有正式的消息。”

  陈德铭表示,现在老是把汇率问题和贸易问题联系起来,“我不知道怎么又有报道说美国商务部对汇率问题和在WTO规则下的贸易救济措施反补贴的问题联系起来。中美之间在贸易问题上,我们和美国商务部、和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USTR)有内部的磋商机制,我们在发生一些摩擦的时候是有沟通的。”

  陈德铭表示,美国最近不断地把一些经济的、汇率的问题变成一些政治化的倾向,我个人是很不赞成的。汇率问题是各国宏观调控的一个宏观经济政策,补贴问题是世贸组织有严格界定的对具体商品的一项补贴,他们完全不是一个法律范畴概念。各国已经达成了一个不轻言退出宏观刺激政策,而且要在宏观政策上保持协调步骤的做法。在这种情况下,就说中国的外贸增长了,下结论言之过早。

  陈德铭表示,我们看到了欧盟的,特别是西南欧的一些国家主权债务的风险还存在,也包括金融海啸震中的美国自己还有很多坏账,还有很多问题,还有很高的失业率。新兴国家和我们一样都有很多的困难。所以,我觉得对当前国际形势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还不稳定、不确定,正在复苏,但是很脆弱的。我们要看到可能出现反复的一面,大家要共同齐心合力,把经济恢复过来。

  在谈及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时,陈德铭表示,我不去评论美国很多的贸易保护的做法,因为最近美国一些很权威的经济学家都在说美国现在采取的是温和的贸易保护主义,要采取更强硬的贸易保护主义。“我觉得他很可爱,他还承认了美国是温和的贸易保护主义,当然我和美国官员谈,他们是绝不承认有贸易保护主义的。”

  陈德铭表示,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是有一个非常严格的单独对中国的出口管制限制的,从1949年到1994年,美国发起组织的“巴统协议”,对中国贸易出口有限制,“巴统协议”以后,又有一个新的条约限制,针对19个国家包括中国,从2007年开始,美国单独把中国拉出来作为一个单独出口限制国家,比其他19个国家的限制还要多加了很多的限制。就是说,这个做法不仅对中国不公平,对美国的人民、对美国的企业家,特别是出口商、制造商也是非常不公平的,对美国当前需要尽快地提高就业率、恢复经济也是不利的。

  陈德铭表示,我们都看到奥巴马总统在国情咨文里提出,美国要在未来五年内使它的出口量增长一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出口国。我理解,美国政府在实行贸易立国的政策调整美国的经济结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新兴国家,中国的贸易量已经占到了世界的十分之一左右,如果美国想大量出口,又至今还对中国这么一个国家实行单独的出口的限制,我们怎么谈贸易的平衡?在贸易不公平、不自由、不便利的情况下,怎么去讨论汇率和贸易的关系?我觉得,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从一般的常理来讲,这个前提是不存在的。

  陈德铭在最后指出,当然,中美之间有些贸易摩擦,但我们共同互利共赢的总趋势,我觉得不会改变。中国和美国之间还要在这方面进一步地加强沟通、协商,使我们的贸易进一步地平衡,这有利于两国的经济复苏和发展,不要把这个问题简单地扯到汇率问题上去。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