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投行专家料中国1月份CPI增幅将趋缓至1.5%——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外资投行专家料中国1月份CPI增幅将趋缓至1.5%
2010年02月08日 09:31 来源:金融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月5日,据有关专家预计,1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幅接近2%,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则可能反超CPI涨幅,达到3%左右。图为湖北宜昌市民在超市里选购年货。 中新社发 刘君凤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从2月10日开始,中国将陆续公布今年1月份的贸易、通胀、货币和信贷数据。而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数据本月则不公布,将与2月份数据一道在3月11日面世。与记者连线的几家外资投行专家认为,1月份进出口将保持强劲增长,通胀数据则会由于近期鲜活食品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而趋缓,信贷增速有所放缓。不过,他们对未来几个月的通胀风险看法不一。

  据悉,贸易数据将于2月10日由海关总署发布。高盛经济学家宋宇预计,进出口同比增速预计均会上升,而环比增速预计将从去年12月份异常的高水平回落。

  “出口同比增幅可能会从12月份的17.7%升至20.0%,主要原因是春节效应影响。2009年春节是在1月26日,而今年春节是在2月14日。鉴于春节期间国内经济活动将放缓,今年1份月的同比增幅将显著偏高。如果不考虑春节因素,1月份同比增速可能只有约10%,经季节调整后的月环比折年增幅约为-60%。虽然这个数字显得非常弱,但应该将其放在12月份经季节调整后折年月环比增速高达300%的背景下来看待。同时,受假日、贸易政策等因素影响,新年和春节前后的月度贸易数据往往波动较大。”宋宇如是说。

  宋宇分析认为,受春节效应和基数非常低的影响,今年1月份进口同比增幅可能会从去年12月份的55.98%升至75.0%的高点。预计1月份贸易顺差可能会和12月份基本持平。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也预计,1月份进口同比增速达到约75%。鉴于中国的需求比世界其他经济体更强劲以及进口商品价格看涨,王庆认为在去年收缩了三分之一之后,今年贸易顺差有一定压力,1月份将同比减半至大约200亿美元。瑞银证券中国经济研究主管汪涛则预计,1月份出口和进口将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30%和65%。

  对于备受关注的通胀数据,几位专家的看法不尽相同。宋宇认为,受近期鲜活食品价格下跌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增幅可能会从去年12月份的1.9%微降至1.7%,月环比增幅从7.1%大幅降至零附近。野村证券中国股票研究主管孙明春也持有类似看法,认为CPI同比增幅将趋缓至1.5%。

  事实上,过去3周农业部和商务部公布的食品价格基本上都未上涨,逆转了去年11月份暴雪袭击北方后不久出现的上行走势。

  “尽管如此,受春节效应的影响,我们预期2月份CPI增幅将攀升至同比3.0%以上;而由于春节假期过后食品价格通常会下降,3月份CPI将显著回落。随着基数效应和季节性效应的消退,CPI从4月份开始会呈现更加平坦的走势。”孙明春告诉记者。

  王庆则表示,在经历了去年12月份因不稳定的寒冷气候而大幅上涨之后,食品价格1月份涨幅将从去年12月份的5.3%放缓至4%,有助于缓解非食品价格上涨的压力,从而使CPI增幅稳定在与去年12月份相同的1.9%。汪涛预计CPI同比增幅率将达到2%以上。

  至于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宋宇预计,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PPI同比增幅可能会从去年12月份的1.7%降至1.5%,经季节因素调整后的月环比折年增幅从26.8%降至-11.0%。

  尽管通胀数据趋缓,但宋宇认为,在实体经济增长强劲、信贷大规模扩张的背景下不应该放松对通胀上升风险的警惕。最近几周食品价格涨幅较小可能是由于政府及时采取措施,将鲜活食品从南方运往北方以增加供应所致。果真如此,随着这些措施的影响逐步消退,今后几个月食品价格可能再度上涨。宋宇同时提醒,要在去年四季度价格持续快速上涨的背景下看待最近上游商品价格的下降。他预期政府采取的调控措施将使今年经济增速放缓至长期趋势水平,这将有力支持未来的大宗商品价格。

  孙明春则不担心3月份之后的CPI走势,认为通胀将在控制之中。他的理由有两个:首先,主要食品类别的充足供给和存量使今年不可能出现食品短缺,食品价格应该不会大涨。其次,虽然预期消费品制造业部门的产能过剩会在今年得到缓解,但多数部门仍存在产能过剩,这可能会迫使生产商继续低价竞争。另外,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高继续让生产商可以自行消化上涨的成本而无需显著提价。(记者 袁蓉君)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