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经济运行数据出炉之后,以投行分析师为主体的市场人士普遍预期央行将会提前加息,而具有政府背景的专家学者却对加息政策有所保留,一个月前观点基本一致的两个群体如今在政策预期上出现了明显分歧。
市场人士:央行加息近在咫尺
研究机构在去年底发布的宏观经济研究报告观点基本一致,认为中国央行今年大部分时间内将会采用数量型工具管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至于价格型工具,多数研究机构认为央行轻易不会使用,只有出现明显通胀的时候,央行才会加息一到两次,时间将会在三季度之后。
但是,中国央行出人意料地在新年伊始便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反常举动超出投行分析师的预期,随后公布的2009年经济运行数据进一步强化了央行可能提前加息的预期。中信证券日前发布报告认为,经济增速已经超过10%,通胀水平接近2%,而且未来存在上升趋势,从最近政策调控的前瞻性来看,政策出台的时间可能比原来市场预期的早。根据现有的经济和政策节奏,中信证券预计首次加息可能在2—3月份,加息幅度将在27个基点。
观察中国央行过往的货币政策操作可以发现,加息和1年期央票变动之间存在先后现象,2004年、2006年首次加息均出现于1年期央票利率持续快速上升并超过1年期存款利率后。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目前1年期央票利率在连续两周上调16个基点后达1.93%,与1年期存款利率利差收窄至32个基点,按照这个节奏,1年期央票利率仅需1个月时间即可与1年期存款利率持平,届时加息可能性增大。
哈继铭指出,加息必要性提高的另一原因是,目前中国加息的效果较过去显著。中国在本轮金融危机以来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上升,自身政策对于全球的影响也日益增大,前期存款准备金率上升对全球市场的影响显示,中国不同于上世纪90年代的泰国等新兴市场,甚至也不同于两年前的中国自身。
政府智囊:是否加息尚需观察
与此同时,具有政府背景的研究机构却态度保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表示,今年中国经济仍然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起码是8%,同时也能够把物价涨幅水平控制在3%左右。在美国加息之前中国加息可能招致热钱流入,而中国的CPI目前也在可控范围之内,因此中国目前加息时机尚不成熟。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依赖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物价水平,今年中国物价将温和上升,如果中国的GDP维持在9%,CPI则应在3%左右,并极有可能在6、7月份达到高点。他认为,短时间内央行将更倾向于使用定量手段来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只有在此类工具无法达到预想作用时,才会有提高利率的可能。
加息预期始于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央行官员认为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并非货币政策收紧的标志。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建华称,作为央行的多种调控工具之一,提高准备金率仅是一次中性的货币调控工具的使用,央行仍将会保持既定的全年货币政策,同时在使用调控工具时更加注重灵活性和针对性。(闻 涛)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