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报告称中国社会结构滞后经济结构约15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社科院报告称中国社会结构滞后经济结构约15年
2010年01月09日 10:07 来源:京华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昨天,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之《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报告指出,目前中国社会结构落后于经济结构大约15年,这是产生当前诸多社会矛盾问题的重要原因。

  报告指出,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两个最基本结构。前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社会形态,是观察分析这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状况、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而后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经济形态,是观察、认识这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其中社会结构由就业结构、消费结构、社会阶层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家庭结构、城乡结构等多个指标构成。

  现实发展中的若干重要指标表明,当前中国的经济结构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甚至有些指标表明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后期阶段。但是,社会结构指标还没有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变而实现整体性转型,多数社会结构指标仍然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例如中国的就业结构要达到工业化中期水平大约需要25年,中国的消费结构要达到工业化中期水平需要9至16年。综合社会结构主要指标,报告根据测算认为中国社会结构滞后经济结构大约15年。

  >>专家解析

  突破口是推进城市化

  昨天,参与报告发布的有关专家表示,加快社会结构的调整,改变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的局面,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目前调整社会结构的突破口是推进城市化。专家称,由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吃了“三年困难”的亏,从此严格实行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将农民堵在城外。改革开放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但城门依然关着。实践证明这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应该通过改革户籍、就业、社保等体制,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其他内容

  阶层结构调整需壮大中产阶层

  【报告】社会结构的内核是社会阶层结构。就目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状况而言,社会政策调控的取向重点应围绕“壮大中产阶层、缩小社会中下阶层、整合阶层利益关系”展开。从中产阶层壮大角度讲,目前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3000美元,开始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但是,与此相伴而生的阶层利益分化所导致的不稳定因素也在不断显现,在阶层利益分化短时间内还很难有效扭转的情况下,促进中产阶层的壮大对于增强社会的稳定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专家解析】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中产阶层规模比例一般在22.5%至65%左右。报告课题组研究认为目前中国中产阶层规模为22%左右。达到发达国家中产阶层规模大概需要17年。壮大中产阶层应该先通过提高个税起征点、加强对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的调控进行“减负”。

  分配结构问题加深不公平感

  【报告】改革开放以来,争议最多、冲突最多、分歧最明显的社会结构因素为收入分配领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历经“打破绝对平等-相对平均-相对合理-收入差距过大”的深刻变迁过程。收入差距过大成为人们不公平感加深的主因,必然影响社会安定和谐,需要从制度层面加以改革调整。

  【专家解析】报告特别指出,就目前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具体操作而言,最低工资标准需要提高。面对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应对政策,其中为了缓解企业压力,暂缓了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向上调整。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是普遍偏低。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方法(社会平均工资法),月最低工资标准一般是月平均工资的40%-60%,而目前中国所有地区的最低工资的上限仅为平均工资的43%左右,平均水平则明显低于40%的下限。也就是说,按照社会平均工资法,没有任何一个省份达到了最低工资标准水平。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维持最低工资标准不变,看似有利于企业,但是这不利于消费市场的扩大,反过来,更不利于企业的生产。(记者张然)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