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成都十二月二十四日电 题:东汽走过“最后的守望”展翅新生
中新社记者 杨杰
记者近日随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周年中央媒体采访团走进东汽汉旺基地主机四分厂,数百名最后的“守望者”正按进度有条不紊地搬迁着最后一台大型数控设备。本月底,“十里东汽”时代将画上完整的句号。
“我们的父辈在这里奉献了青春,我们又在这里长大,参加工作,这里留下了我们太多无法割舍的回忆,现在就要离开了,真是舍不得。”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王凤表示。
“重装巨子”东汽是中国火电、风电、燃汽轮机的生产基地,世界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扎根绵竹汉旺镇已历四十四年,将汉旺带向了繁荣,时称“十里东汽”,声名远播。
时针永远停留在十四时二十八分的钟楼,是汉旺基地和“五•一二”汶川特大地震的标志。严重损毁、千疮百孔的厂房,废墟上堆放的废铁、砖块等,无声诉说着大地震带来的毁灭性打击。
东汽党委书记何显富说,震后仅五天,东汽德阳基地恢复生产;第七天,震后首批产品下线启运;第十二天,东汽人在东汽德阳基地誓师,踏上新的创业征程。
主机四分厂,是东汽未被地震摧毁的两家工厂之一,汽轮机大部分总装在这里完成。震后第二十五天,在频繁发生的余震中,四分厂恢复了生产。一年多来,守望在这里的数千东汽人顶着余震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威胁,坚守岗位。
留守者之一的王凤说,震后最初一段时间余震比较厉害,工友们在避震后立即投入工作。王凤说,很快将搬到新基地上班,那里的条件很好,大家会更安心的。
东汽党政办党支部书记、汉旺办公室主任黄震告诉记者,从去年六月以来至今,东汽设备、物资的搬迁持续了一年多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东汽人边维修改造,边搬迁转移。为了加快重建步伐,东汽人每周工作六天,每天上班九小时,并开展“大干苦干一百天,搬进基地迎新年”劳动竞赛。
在八角井新基地的厂房里,记者见到了搬迁过来的设备,正开足马力生产。其中一台是一九五五年从法国里内公司进口的九米立车,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抢出来后经大修及数字化改造,目前仍发挥着巨大作用。
何显富告诉记者,东汽去年工业总产值达一百零八亿元人民币,比二00七年增长百分之十三,产能恢复到震前的百分之八十八。今年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一百七十亿元,完成产品产量二千九百万千瓦,其中风电、核电等绿色能源的产量大幅增长。
目前,占地二千六百亩的生产新基地十九个厂房已完成十七个,搬迁完成了二千多台,所有厂房将在春节前投入使用。同时,安置受灾职工住房的“绵竹竹苑”八百七十六套已全部交付职工,德阳“东汽馨苑”四千四百二十九套住房将在本月底全部交付职工。
作别汉旺时代,新东汽在新的征程中,走得从容淡定。在车间明亮、机器轰鸣的德阳新基地,东汽公司副总经理肖珉指着栖息于路灯之上的“海鸥”告诉记者,海鸥是东汽的标志,我们要像海鸥一样,自由地飞翔,高高地飞翔!(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