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如何“由俭入奢”?政策指路:城镇化——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中国消费如何“由俭入奢”?政策指路:城镇化
2009年12月08日 12:14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我国的居民消费率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相反还在不断减低。这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在昨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有了定调,提出“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增加消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在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看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增加居民消费需求,明确了具体的路径,就是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

  “2008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45.6%,1997年-2007年10年间,我国城市化率提高了14个百分点,10年间人口增加两亿人。城市化率的稳步提高为10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和劳动力供给。”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表示,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城市化率仅提高了0.8个百分点,比前10年平均水平下降了0.6个百分点,2010年应采取有效政策,把城市化率恢复到1.4个百分点的水平。

  郑新立认为,增加居民消费需求,同时要在“双提高”上取得突破。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消费率。国家政策要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把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由现在的45%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55%,恢复到10年以前的水平。

  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彭战分析,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除了特大型城市外,建议政策要鼓励大中小城市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和吸纳能力,通过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把推进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服务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各项制度,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全面流动,针对劳动力流动障碍,要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城乡社会统筹工作。把推进城市化作为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最大潜力和政策着力点。

  社科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表示,必须从根本上扭转目前失衡的经济结构,实现二元化发展方式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方式转变。为此,需要大力发展新型县域经济,壮大县域经济中的非农产业,加快县域的城市化步伐,实现县域经济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为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市的流动创造更便利的条件和更大的空间,以县域经济工业化带动和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国财政赤字率可达到5%

  2009年,中央和各地已采取一系列措施拉动消费,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7%,最终消费对G D P贡献了4个百分点。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分析认为,2010年国家会延续并完善今年出台的消费政策。继续为低收入者增收减负,让其有能力消费;继续刺激居民首次购房需求,购房契税、房贷利率等优惠政策要延续,对二套房贷则要严格把关;继续实行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政策,并将家电以旧换新的试点在全国铺开。

  对此,社科院发布的蓝皮书呼吁,处理好保增长与调整产业组织结构的关系,在扩张性政策组合中需要进一步加强财政政策作用。

  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再次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政府投资规模,2009年按预算赤字9500亿计算,预计赤字率达到2.9%,接近欧盟标准赤字率上限。

  支撑“欧盟标准”背后的原理,就是国民生活水平不致因增发国债而降低。在赤字率和债务率上限指标的确定上,一方面考虑了潜在经济增长率、利息率和人口增长率等反映各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另一方面由各成员国经过谈判最后决定。因此,“欧盟标准”并不是一个不可更改的准则。2002年。德、法两国财政赤字的比重首次突破3%的警戒线,分别达到3.5%和3.2%,2003年进一步扩大到3.9%和4.1%。

  而综合考虑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利息率、人口增长率、消费水平以及存在的隐性债务等多方面的影响,推算得到赤字率可达到5%左右,目前年国债发行额可达到1.5万亿元的规模。这样做可为宏观调控提供一个有力的手段。

  显然,完成明年预算任务,财政增收节支压力很大。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需要高度警惕为完成税收任务层层压指标,加大企业税务的倾向,警惕因此对尚未摆脱困难的企业产生负面影响,阻碍企业和市场力量的恢复。宜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减轻企业和居民税务,增强企业投资和居民的消费能力。

  我国居民负债扩张潜力巨大

  联合证券的一项研究显示,我国现已具备进入消费社会的基本条件与必要的生态环境。

  根据消费理论,收入是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收入分配结构决定了消费分布结构。著名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进行的一项实证研究表明,在年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世界各国居民消费占GDP的份额一般为61%,相比之下,我国人均GDP早在2003年就已超过1000美元,但我国居民消费率近年来不断下滑,到2008年仅为38.3%,低于国际平均水平24%左右。

  与此同时,联合证券测算了2008年末我国居民财富总值,大致包括6个大类,资产总值约为76亿元,而个人消费贷款仅不到4亿元,即负债率为4.9%。因此,无论是绝对水平,还是与国际水平进行比较而言,我国居民的资产负债水平都处于很低的状态。未来,我国居民负债扩张潜力巨大,消费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另外,一国人口年龄结构处于中青年型将有利于总消费支出的增长。

  中青年型的人口年龄结构与总消费支出呈现正向关系变动。而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目前来看,正是从稳定状态向中青年型转变的阶段。目前20-29岁间的人口为我国第一批独生子女,由于其特殊性,直接导致了该年龄段的人口消费观念与30岁以上人群的明显差异。该年龄段人口的消费支出集中于电子产品、旅游、健身、电子商务等服务项目,此外对服装、食品等传统市场的升级也有拉动作用。再次,这部分人口已经或即将进入婚嫁和繁衍下一代阶段,这对房产、耐用品市场也会有一个很大的刺激作用。

  而30-44岁年龄组的人口,即中年消费主力形成,将拉动消费的快速增长。该年龄段人口由于拥有较稳定的收入来源和相对较高的收入水平,其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消费能力更强,主要集中于住房投资、社交支出、交通通讯工具的购买、教育消费的支出等。

  可以看到,我国20-29岁间人口高峰期为2010-2015年,而30-44岁间人口高峰期也在2005-2015年间。这部分中、青年人口的集中增长将对促进我国消费结构升级构成强有力的背景。( 龙金光)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