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09年10月份经济继续稳步复苏,工业产值增长加速,CPI降幅低于上月,投资增长依然坚挺。国家统计局周三公布,10月份零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6.2%,增速高于9月份的15.5%。同时,1-10月零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5.3%,增速高于1-9月的15.1%,也快于14%的今年全年零售额增速目标。 中新社发 许康平 摄
专家提醒:数据虽好转,但不要过分乐观
进入12月,多家研究机构发布11月主要经济指标预测报告。普遍认为,1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 PI)和进出口数据同比增长幅度均有望出现年内的首次正增长。但是有专家提醒,尽管经济数据有望进一步好转,仍应看到,中国经济仍面临多方面的问题,实施一年的积极调控政策还没有到该退出的时候。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CPI在11月份会转正。据他预测,11月CPI环比将增长0.4%;同比增长0.7%。鲁政委认为,CPI会在11月份转正,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北方和部分南方省市大面积雪灾灾害,令蔬菜等食品价格上涨明显。第二个因素是,翘尾因素负面影响显著下降。11月份翘尾因素为-0.2%,较10月份的-1.0%大幅提高0.8个百分点,负面影响显著下降推高同比CPI读数。
进口和出口同比增速也有望于11月同时转正。原因也是两方面:首先,今年11月工作日较10月增加4个。其次,去年同期基数偏低。据他预测,11月份出口将同比增长3%,进口同比增长28%。
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也持类似观点。他在接受《经济参考报》专访时预测,11月C PI同比增长0 .5%;出口同比增长0%,进口同比增长20%。
尽管机构预测的经济数据都比较好看,已经公布的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 I)也延续了持续增长的态势,但是有经济学者提醒,仍要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的经济形势不宜过分乐观。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虽然经济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但是通过对三大需求进行分析,也能看到中国经济仍然面临两方面的问题。首先,进出口数据虽然回暖,但是外部需求恶化的情况依然没有明显改善。而且应该认识到,外需严重收缩的局面,可能不是一个短期的现象,会持续相当长一个时间。其次,投资拉动了当前经济增长的近95%,且投资大多是政府行为,说明我国市场内生动力依然不足。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看得更加悲观。他认为,中国宏观经济在短期将呈现出“环比W ”模式,即中国宏观经济将在2010延续增长的态势,但季度增速呈现逐季轻微回落的趋势。其核心原因在于政策性刺激的加速效应难以在长期内持续。而市场性需求在大规模政策救助以及外需持续下滑的双重压力下,复苏必将十分缓慢。他说。刘元春认为,中国宏观经济在2011年至2012年,依然存在着二次探底的可能。刘元春表示,继续坚持积极的调控政策,在高速增长中调结构,可能是中国近期的最佳选择。(记者 方烨)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