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出口价被曝畸低引争议 专家称算法不科学——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成品油出口价被曝畸低引争议 专家称算法不科学
2009年11月27日 03:05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目前国际油价水平维持在80美元以下,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北京93#汽油每升达历史最高价6.66元。近日一则关于国内石油企业出口成品油2.4元/升,远低于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帖子在网上迅速流传,并引发争议。

  中石化:国内油价由政府定

  该帖子援引《商务周刊》的报道称,“1-8月出口成品油1496万吨,出口额66.5亿美元,平均每吨444.5美元。”帖子里分析说,444.5美元约合3036元人民币,因为该数据没有汽柴油的比例,分别计算汽柴油的体积重量比,并且取简单算术平均,汽油密度为0.739,柴油密度为0.86,所以1吨成品油大约为1258升。如此计算平均的出口价格是:3036/1258=2.4元/升。而同期中石化在国内的售价大约在5.5元,国内价格是国际价格的2倍多。

  记者随后查阅海关总署网站,数据显示,1–8月出口成品油1496万吨,出口额66.5亿美元,平均每吨444.5美元,与帖子中援引的每吨单价444.2美元略有误差,按照帖子中人民币兑美元汇率6.8和1吨成品油约等于1258升计算,每升的价格为2.41元/升。

  如果该算法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同,国内消费者则在今年一直“享受”着这一巨大差价。

  对此,中石化方面昨日仅表示,国内成品油价格由政府决定,企业尊重政府的定价机制。

  网帖算法“不科学”

  昨日,国家信息中心能源专家牛犁向记者表示,“石油公司肯定不会做赔本的买卖。但问题的关键是,成品油包含很多不同的品种,十分复杂,如90#汽油与93#汽油,0#柴油与-20#柴油价格相差是非常之大,不能如此简单计算。”

  “这一价格究竟是离岸价还是到岸价也存在差异,但不管是什么价格,最后到达国外的价格还要加上海关关税和增值税等,最终价格可能要翻番。如此计算,国内价格去掉每升1元的消费税,价差应该也没有这么大。”牛犁表示。

  牛犁认为,拿这一价格与国内含税销售价格进行比对并不科学。

  “除了是否含税,出口汽油一般都是几十万吨的数量的大宗交易,其价格本身也会比较便宜。”易贸资讯的成品油行业分析师廖凯舜表示,这种比较方法并不合适。

  出厂价高于出口价、批发价

  廖凯舜认为,“比较科学的方法是,用均不含税的炼厂出厂的汽油对外出口价格与在国内销售价格比较。”

  据易贸资讯数据监测,目前华南炼厂93#汽油不含税的对国内销售的出厂价为5065元每吨,而不含税的出口价格为4565元每吨,即出厂价高于出口价500元每吨。

  “这反映了目前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弊端,就是不重视国内需求因素,而更多根据国际油价成本来调整价格。但在国际市场上成品油的价格是完全市场化的,不仅与国际油价联动也与需求紧密相关。”廖凯舜表示。

  据了解,目前中石化炼厂93#汽油的出厂价为7314元每吨,但各地批发价平均为6904元每吨。廖凯舜表示,目前国内成品油批发价低于出厂价也体现了现行定价机制的尴尬,“虽然油价上调了,但是油卖不出去,批发价就一直上不来,成品油的批发价最能反映国内的供需问题。”

  对于石油公司“低价”向外出口成品油,廖凯舜表示,“中国的成品油出口大部分为来料加工,仅收取一些代加工的费用,但是今年以来国内的成品油销售不旺,销往国外的利润明显低于国内,石油企业主动出口以缓解高库存压力。”

  - 专家观点

  应下调“对应国际价格基点”

  财经评论员叶檀昨日表示,国内油价自定价机制执行以来共8次调整,其中5升3降,明显还是在补贴去年石油公司的炼油亏损,“这种做法更倾向于石油公司的利益,忽略了消费者的利益。”

  叶檀认为,政府在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时,应该将调整的基点相应下调。

  牛犁表示,定价机制确实存在缺陷,“从目前定价机制看,仍然是成本加成的思路,关键因素是石油公司的炼油成本,但这个成本掌握在石油公司手中,没有对公众公开。”(记者钟晶晶)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