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出师不利 海外投资警惕潜在风险——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民生银行出师不利 海外投资警惕潜在风险
2009年11月23日 15:32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1月10日,民生银行发布公告,称美国联合银行关闭不会对民生银行的经营及利润造成重大影响。影响尚难断言,但可以肯定的是,民生银行的海外第一笔投资已然失败,而8.87亿元的初始投资也将难逃打水漂的厄运。

  对于投资失利的原因,民生银行方面没有给出任何说法。“8亿多的损失不会对民生银行造成实质性的影响。”农业银行福州分行某支行一位黄姓主任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分析道。

  尽管民生银行一再否认投资失败不会造成实质性影响,但没有谁的钱是不求回报的,此役无疑将会为中国企业出师海外再次敲响警钟。

  “经受了金融危机冲击,包括美国银行业在内的一些优质资产目前价格非常低廉。国内企业海外投资看重的正是这个因素。”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徐奇渊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

  面对千载难逢的海外抄底良机,诸多企业一厢情愿地将注意力放在机遇上,却对硬币的另一面——“风险”心存侥幸。专家提醒,在世界经济复苏前夜,各国经济基础尚不牢稳,都还存在“陷阱”,若中国企业不能充分考虑这些风险,不可避免将会付出巨大代价。

  “虽然目前确实是中国投资美国的良好时机,但在具体对象的选择上,需要更加审慎的考察。”方正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郑宁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民生银行并未对此轮美国银行的倒闭潮给予足够的重视,失误恰恰是对美联的状况了解不够。

  “海外投资时,对对方的考察都是由国外机构来完成,这就使我们很难完全掌握对方的情况。对美国银行业的风险估计不足是造成民生银行投资失利的根本原因。”上述农业银行人士说。

  不只是银行业,其他行业也是如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日前就提示了海外并购风险,他认为,风险最低的是引进人才,第二是引进技术,第三是购买品牌,第四是购买整个公司。“购买整个公司的风险最大,一方面我为我们中国的企业能够到海外并购感到高兴,另一方面我也有担心,因为到现在为止统计的数字,世界上这种并购恐怕成功率不到一半,所以说风险很大。”

  随着世界经济复苏曙光初露,今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增长3.5%,为连续4个季度下滑后的首次增长;11月13日,欧盟统计局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欧盟和欧元区经济第三季度正式走出衰退;金砖四国中,今年第三季度,巴西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均出现回升迹象。印度采取的经济刺激计划有效遏制了经济放缓,制造业转好尤为明显。俄罗斯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滑10%,但从6月份开始,该指标单月环比持续出现微幅增长。

  “但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牢靠。日前,澳大利亚和挪威等国宣布加息,但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不约而同地宣布维持低利率不变。这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美、欧、日等经济体均认为,目前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退出策略”应缓行。”徐奇渊说。

  “正因为经济复苏的基础不牢,所以在投资其他行业暗藏的风险,也并不比金融业更小。民生银行此役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中国企业投资海外必须注意风险,需要有适应的过程,‘交学费’也属正常,但其中的教训要注意吸取。”徐奇渊表示。

  对于如何规避海外投资风险,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范春永曾给出3条建议:一是要从了解国别投资情况入手,企业海外投资需和所投国家的产业方向相结合。二是要得到国家的支持。企业的发展要和国家的宏观调控相结合,这样才可能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与扶持。三是企业选派到投资国的团队一定要能够胜任海外投资工作,了解投资国的文化,包括要理解他们的人文、宗教等等。

  此外,徐奇渊还向记者表示,中国企业投资海外还有一个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即目前进行海外投资的主体多是国有企业,由于产权与经营权不完全统一的关系,决策者、受益者及风险承担者的不一致,使得企业的判断和选择容易出现偏差,从而加大损失的可能性。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