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央行加息了,挪威央行加息了,印度央行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就连中国也接连传出了收紧银行房贷的信号。一种论调因此也逐渐被炒热———随着经济复苏步伐逐渐稳定,短期内部分国家可能会退出宽松货币政策。不过,前日中美发表的联合声明则给国内市场抛出了一颗定心丸:中美将延续现有举措保经济复苏。也有不少业内专家称,中国的经济复苏尚未稳固,言“退出”时机还不成熟。
中美将延续现有举措保复苏
这份《中美联合声明》指出,关于经济合作和全球复苏,中美双方将延续现有举措以确保强健、可持续的全球经济复苏和金融体系,继续在宏观经济政策领域加强对话与合作。中美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沟通与信息交流,共同努力采取调整国内需求和相关价格的政策,促进更加可持续和平衡的贸易与增长。
对此,分析人士认为,这份声明体现了中美双方在短期内还不会对现有经济复苏政策有大的改动,只会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动态微调。而这一点也从近期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得到印证。
多数国家没采取退出政策
自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以来,各大经济体纷纷推出刺激方案,并相互协调,动作十分一致,体现了很强的协同性。时隔一年,随着就业指标与增长指标逐步好转,经济复苏势头日渐凸现。而澳大利亚及挪威政府的先后上调利率举措,让经济刺激措施“退出”成了业界关注的焦点。那么,在经济刺激措施退出的时间上,全球是否还会出现较强的一致性呢?
“由于各国自身情况不同,目标不同,在治理金融危机时对本国的影响不同,因此在退出的时间与方式选择上,会存在明显差别。”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表示,像欧美国家是本次金融危机的发源地,其救助手段主要针对金融机构,因此救助及刺激方案的退出便可能根据拯救对象的现有情况的不同,分步骤、有针对地撤出。而像澳大利亚这样受金融危机牵连较轻的国家,其政府的强力刺激措施及中国大量的大众商品进口已有效解除经济危机。当地经济复苏,投资品价格开始飙升,刺激措施如果持续过久,有可能形成新的经济泡沫,造成新一轮的危机。由此,采取类似加息的举措是不错的一种选择。目前着手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国家,也主要是在金融海啸中受伤较轻或经济复苏步伐较快的国家。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赵锡军也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180多个成员国,上调利率的国家仅是其中的一小撮。像欧洲央行、美联储、中国央行和日本央行这些重要的大行都没有采取利率上调措施,说明多数国家并没有马上采取退出政策。
中国经济复苏尚未稳固
对于中国的经济刺激政策何时会调整也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尽管央行之前的措辞略有微调,但“适度宽松”这个基调并没有改变。李晶指出,虽然当前中国经济表现好于年初预期, 但不确定性仍然较多,因此在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的前提下,货币政策仍要坚持适度宽松的取向,中国今年内上调利息的可能性非常低。此外,内地难言“退出”的另一层原因是,虽然房地产市场和股市已经先行出现反弹,但是实体经济的反弹后劲如何尚需观察。
中国国家发改委及央行的官员此前也曾表示,全球经济还未完全脱离险境,考虑到全球金融危机并未完全结束,且经济依旧面临下行压力,因此维持主要储备货币稳定性依然十分必需。不过他们也指出,政府经济刺激措施也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决策者们应该研究退出当前政策的方式和时间。
渣打银行、摩根大通的经济分析师也都认为,紧缩的货币政策最快也要到明年二季度才可能出现。(刘薇)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