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期理财产品井喷 银行押宝明年一季度加息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三月期理财产品井喷 银行押宝明年一季度加息
2009年11月16日 10:10 来源:北京商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银行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在改变着客户的理财计划。昨日,本打算将10万元存1年定期存款的市民肖女士,突然打消了这一计划,转而购买了3个月期保本型理财产品。“银行都说明年一季度会加息,宁可信其有。”肖女士这样告诉记者。

  放弃定期储蓄、改买短期理财产品,对于肖女士这样保守的储蓄者来说似乎转变得太快。“银行员工信誓旦旦地告诉我明年肯定加息,我现在做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才2.25%,明年一加息我就不划算了,还不如先买个保本型的短期理财产品,等等看。”肖女士这样表示。

  为此,本报记者昨日对包括工行、建行、招行在内的多家银行营业网点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除到期后展期产品和挂钩汇率等产品外,银行目前大都停止发售1年以上期限人民币理财新品,即便有这样的产品,除非客户问到,否则理财经理绝口不提。

  “我们非常不建议您做长期产品,即使您现在认为一年下来有2.5%的收益挺高的。因为我们内部都传明年一季度会加息,最晚是二季度,您现在买了,万一基准利率上去了,产品的收益可不会跟着走,该多少就多少。”在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一听记者是来买1年期理财产品的,理财经理就把“丑话”说到了前头。

  在一家国有银行营业网点,大厅经理告诉记者他们暂时没有在售理财产品,但听到记者打算买长期产品时,这位经理立刻表示,“明年利率肯定变,您存长期肯定吃亏”。她同时建议记者下周再来趟银行,“那时我们会新发一款3个月期理财产品,很适合您这个阶段购买”。

  买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受到来自银行的“干扰”,这种现象以往并不多见,但在进入11月后显得尤为突出。由于银行有加息的预期,理财产品的期限结构也在随之调整。普益财富网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两周中,银行新发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期限短期理财产品市场占比突然上升,而降息前占据理财产品半壁江山的1年及1年以上期限产品,市场占比退到个位数。

  仅以上周为例,当周1个月至3个月(含)理财产品发行了61款,较前一周增加20款,市场占比达到34.66%;3个月至6个月(含)理财产品发行了52款,较前一周增加5款,市场占比为29.55%。相比之下,1年以上理财产品发行数仅为7款,较前一周减少4款,市场占比回落至3.98%。

  事实上,随着经济刺激计划在各行各业中的作用显现,市场预期货币政策明年将进入正常化。渣打银行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明年央行将两次加息,每次加息幅度为27个基点,最早的一次加息将出现在一季度。分析人士就此认为,如果真如报告所言,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有望从目前的2.25%升至2.79%,而目前一年期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接近这个点位,理财本身就失去了意义。

  对于银行忙推短期理财产品,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其中有两层涵义:“第一,银行业公认人民币已进入加息通道,储蓄利率变化只能是升息,不会降息,大家现在最关注的是升息在明年什么时候出现。第二,从微观层面上说,投资者也有加息预期,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必须迎合投资者的需求,不然产品就会砸在自己手里。”

  银行发行短期产品的用意可能还不仅于此。“很多客户一到银行就拉着我们大厅经理,说他们本来打算买房,但房价涨得太快,他们想等等看。问银行有没有保本、周期短一些的理财产品。”在采访中,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北京支行负责人这样表示。据其介绍,这些客户通常拿着几十万或上百万元的储蓄卡或存折来买短期理财产品,以此“盘活”手中处于等待状态的资金,同时还不妨碍资金的流动性。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不仅仅是短期理财产品,就连以往不太被客户关注的7天通知存款、1天通知存款都在年底受到“礼遇”。对此,某银行理财经理表示,包括股市、楼市、利息变化等多重因素“造就”了客户的观望态势,这些短期理财产品或者存款工具派上了用场。他同时表示,如果一些不确定因素在明年能找到答案,银行仍然建议投资者从长计议手中的资金配置。( 崔吕萍)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