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新一轮升值呼声乍起 专家:保持汇率稳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人民币新一轮升值呼声乍起 专家:保持汇率稳定
2009年11月10日 11:28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虽然全球经济还在金融危机的余波中徘徊,中国的出口也在持续负增长,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国际压力已经显现,尤其是来自一些发达国家及其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组织的呼声越来越高。

  “其真实意图是短期内借助于中国的财政刺激推动这些海外经济体的增长,长期则是试图通过人民币升值寻找美国消费萎缩后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中国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新一轮升值呼声乍起

  目前,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都在积极谋划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增长策略,纷纷将目光盯在了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甚至有一些国家在享受中国财政扩张政策带来的广泛外溢效应后,又反过来展开了对人民币汇率的攻势。

  此轮升值呼声肇始于IMF。其在7月22日发布的“与中国2009年第四条磋商”通告中表示:IMF的一些执董认为,人民币汇率仍然被显著低估;许多执董支持人民币升值,因为由此将能够长期产生“重要和广泛的溢出效应,中国的消费将成为驱动全球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

  随后,美国财政部在当地时间10月15日发布向国会提交的《全球十七个经济体的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基于中国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和2009年第二季度其他货币兑美元出现升值而人民币兑美元却保持稳定的事实,得出了“人民币汇率仍然被低估”的结论。

  而10月中旬,欧元集团主席荣克、欧央行行长特里谢和欧盟委员会经济和货币事务委员阿尔穆尼也表示计划访问中国,商讨人民币汇率问题。

  人民币升值理由难成立

  当前,认为人民币应该升值的主要论调是美国财政部主张的“中国已经积累起了超过2万亿的外汇储备,而且还在继续增加,由此表明人民币被严重低估”。对此,鲁政委认为,过去积累的储备无法代表当前汇率是否合适,这个理由难以成立。

  特别是在今年,我国出口已出现大幅下滑,同比降幅超过20%;贸易顺差大幅回落到百亿美元上下,1月至9月份累计顺差额也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25%左右。目前,中国的出口反弹情况仅略好于巴西、印度、印尼和韩国,而远逊于马来西亚、菲律宾和俄罗斯,并没有表现出独特的出口优势。

  此外,美国财政部呼吁人民币升值的又一逻辑是,当前其他主要新兴经济体货币都在升值,只有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不变。

  可在2008年12月至2009年4月,美元在避险需求推动下强劲反弹,全球新兴经济体中只有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稳定,其他新兴市场货币当时的贬值幅度远大于他们当前的升值幅度。

  “与其它主要新兴经济体货币相比,人民币汇率不仅没有低估,实际上暂时还处在高位。以其他新兴经济的货币动态作为理由要求人民币升值,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对本报记者说。

  当然,也有国外学者提出,从绝对增速来看,中国经济当前有着全球最为强劲的增长,因此人民币应该升值。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中国当前的强劲增长主要来自于我国推出的全球最大规模的刺激政策,而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丁志杰表示。

  有专家指出,如果推动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财政对经济的刺激就会透过其它隐蔽的渠道流向海外,难以有效惠及国内经济主体。

  保持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稳定

  尽管人民币升值理由难以成立,但有专家指出,受各种外在压力和政治博弈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将出现小幅升值。

  鲁政委表示,人民币在今年12月进入实质升值的进程可能无法避免,出于尽可能降低对我国出口负面影响的考虑,应当在对美元波段升值、扩大对美元波动幅度的情况下,努力维持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的稳定。

  “目前随着我国出口市场日渐多元化,主要出口市场已是欧、美、日、东盟四足鼎立,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有效汇率对出口的影响已经超过对美元汇率。这就使得我们有可能在波段对美元升值的情况下,名义有效汇率能够继续保持稳定,从而使出口受到的冲击降到最低。”鲁政委说。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教授张斌对本报记者指出,如果目前依然维持人民币兑美元窄幅波动,汇率避险市场的发育就将受到抑制。在汇率避险市场缺乏、避险产品有限、流动性很低的情况下,一旦美元转入升值进程,人民币届时想调整汇率恐怕措手不及,因此还需未雨绸缪。(李雨谦)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