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明年下半年通胀压力可能增大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专家:中国明年下半年通胀压力可能增大
2009年11月09日 10:03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一揽子刺激计划实施一年来成效显著,我国经济回升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正稳步增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11月5日下午在“后危机时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反危机一揽子计划实施一周年高峰论坛”上发表演讲称,明年经济增速总体上将形成前高后稳格局,但下半年的通胀压力可能增大,建议宏观调控可取增长和物价“双稳”方针,把重点放在深化改革开放、调结构促转型上来。

  一揽子刺激计划成效显著,积极因素进一步增多

  刘世锦指出,过去的一年,全球金融、经济剧烈动荡,经历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中国积极应对危机冲击,实施一揽子刺激计划成效显著。目前,经济增长速度逐季回升,回升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稳步增强,预计今年经济增速可达8%—9%。

  他指出,近期经济增长中有几个特点值得关注。首先,市场驱动的投资开始跟进,汽车和房地产两大龙头产业有积极表现。由年初增长1%提高到前三季度增长17.7%,9月同比增长37.1%;汽车产量首破1000万辆大关,并带动相关行业投资;1—9月私营企业投资增速达到35.2%;外资企业投资也在逐渐恢复,9月份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8.93%,是危机以来连续两月实现正增长。

  其次,消费的表现出乎意料。前9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1%,其中,7—9月份增速分别为15.2%、15.4%和15.5%,扣除价格因素,累计实际增幅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再次,外贸也在逐月趋好。1—9月进出口总额下降20.89%,但7、8、9三个月单月出口规模均超过1000亿美元,经季节调整后9月份出口环比增长6.3%。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在出口总额收缩的同时,我国出口产品占主要贸易伙伴的市场份额反而有所上升。按照进口国统计,2009年上半年,我国占美国、日本和欧盟进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8.7%、22.3%和17.5%,比2008年底分别高出2.6、3.5和1.5个百分点。

  刘世锦认为,以上几组数据反映了增长动力结构的变化,这一点更为重要。他说,在过去的一年间,经济增长动力出现了“两次接替”。第一次接替是政府刺激计划特别是政府投资接替了短期内大幅下降的外需。但政府大规模投资是阶段性的,当政府投资效应逐步递减后,需要市场驱动的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增长及时跟进,这就是加速“第二次接替”。从近期数据看,“第二次接替”的态势得到加强,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进一步增多。

  一是市场驱动的内生增长力量可望保持并有所增强,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增长加快有望填补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减缓形成的缺口。

  二是出口年底将“转正”,明年可以争取8%—10%的增长。在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速中,投资贡献7.3个百分点,消费则贡献了4个百分点,而进出口则拉低了3.6个百分点。一旦进出口的贡献“转正”,对增长的影响不容低估。

  三是经济运行可能进入周期上升阶段。从1995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看,经济周期运行从谷值到下一轮峰值平均持续时间在20个月以上。中国本轮周期的谷值已在2009年第一季度(具体为3月份左右)出现,经济开始进入回升阶段。

  明年经济可能前高后稳

  下半年通胀压力可能增大

  一系列积极因素的累积,明年经济发展总体向好,“明年的增长态势和动力格局总体将好于今年,经济增速较大可能是前高后低或前高后稳。”刘世锦说,由于基数原因,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增长数据可能相当高。他提醒,应防止出现对形势的误判,这个时候更重要的是看环比数据,看增长动力的变化。

  随着增长回稳,是否发生较严重通胀已成为人们普遍的担忧。对此,刘世锦认为,物价确实存在较快上涨压力。他认为,物价触底回升态势已确定,CPI和PPI将在年底左右相继“转正”。另根据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与CPI之间的长期关系,一般CPI走势滞后M1约6—8个月。M1和CPI分别于2009年1月和7月触底,所以预计CPI将持续回升。同时,比价关系调整可能带动农产品价格上升,进而带动CPI上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升,比如近期的油价大幅上涨,导致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

  由此,刘世锦判断,明年上半年物价可能温和上涨,可以控制在3%以内,年中以后的走势将有较大不确定性,不排除超过5%的可能性。总体来看,明年下半年以后物价上升压力可能会加大。

  “明年仍不排除由投资或出口波动带来的风险。”他特别提醒,由于前期国内信贷的空前宽松,房地产市场未经实质性调整就开始再度走高。如果房价继续过快上升,则存在泡沫化风险,并对市场真实需求形成抑制,进而抑制实体投资增长。出口也存在变数,尤其是美国经济能否凭借自身内在力量维持复苏势头存在不确定性。

  明年宏观调控

  可采取“双稳”方针

  “增长的最低点已经过去了,但最复杂的局面可能尚未过去,明年经济运行中的复杂性会进一步提高。”刘世锦提出,明年宏观调控在保持大的政策方向连续性的前提下,可采取经济增长与物价水平“双稳”方针,即稳定增长,要防止增长速度再次下滑,争取8%左右而不必简单追求更高的速度,为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留下空间;稳定物价,使消费物价保持在3%左右、不高于5%的水平,防范物价和资产价格的过快上涨。

  同时,要把更多的空间和精力放在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上,加快推进关键领域改革,切实扩大对内开放,着力结构优化调整,充分利用危机中潜藏的机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防范和化解短期与中长期潜在风险,启动多元化“走出去”战略,进一步降低经济发展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在提高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上取得显著进展,让经济回到“常规增长轨道”。

  所谓“常规增长轨道”,刘世锦认为是指增长进入中国经济现阶段潜在增长水平区间,大概在8%—10%之间,超过10%就可能出现过热。不仅增长速度要上去,反映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指标,如企业盈利和财政收入指标也要达到相应水平。按这个尺度衡量,目前的增长状态与“常规增长轨道”还有一定距离。

  “转型期的中国经济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有效、持续地释放出来有赖于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对此,刘世锦认为,要力争四个方面的发展:第一是协调发展,要积极而科学地调整内需外需、储蓄消费等重要结构关系;第二是创新发展,要逐步推进由要素低成本竞争优势向以技术进步和全面创新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的转变;第三是绿色发展,要形成推动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第四是和谐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发展,使全体人民公平分享发展成果。

   由此刘世锦提出,明年应重点推动五项改革:一是能源资源价格和财税体制改革,如理顺煤电关系,促进能源资源可持续开发等;二是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加快建立全覆盖、广包容、可流动的全国性社会保障体系;三是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改革,着力解决企业储蓄率过高的问题;四是市场准入改革,进一步放宽准入,鼓励公平竞争,重点是基础产业、服务业领域,激发创新活力,挖掘发展潜力;五是政府业绩评价考核与激励机制改革,既要有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指标体系,也要有相应的财税等激励手段。(朱菲娜)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