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日消息,钢价连续三周下降,连带进口铁矿石现货价格一路下滑,目前已跌破90美元/吨的关口,两周下跌近20%。 中新社发 五河 摄
(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新一轮铁矿石谈判的关键,是要抓紧有利时机,而不是像今年这样死守一条线,越拖越麻烦
“铁矿石市场供大于求,没有涨价的余地”。“需求增加,2010年度铁矿石价格应上调30%~35%”。
在新一轮铁矿石谈判又要开局的时候,力推谈判“中国模式”的中钢协和三大矿山纷纷发出自己的声音,不过,却是针锋相对。铁矿石谈判前的暗战已经打响。
买卖博弈虚虚实实
被视作新一轮铁矿石谈判前奏的中国钢铁原材料国际研讨会,于上周在青岛如期召开。三大矿山的中国区负责人并不在发言名单上,虽然只能旁听,他们却不甘寂寞。会议同期,三大矿山通过海外渠道放风说,2010年的铁矿石价格应该上调30%~35%。
它们大幅调价的理由在于,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导致钢铁需求和产量急剧增长,进而导致铁矿石需求增加。此外,受美元持续贬值的影响,国际原油一度突破每桶80美元的高位,作为仅次于原油的第二大商品铁矿石,涨价也在情理之中。
主持铁矿石谈判的中钢协方面则对这种说法予以了反击。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指出,在全球主要钢厂减少采购的情况下,铁矿石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目前还没有哪一个分析说明年铁矿供应紧张的”。与之相呼应的是,瑞典原材料集团负责人也在会上表示,2010年铁矿石将过剩3亿~4亿吨。
“要求涨价30%~35%有些过头,但认为铁矿石将过剩3亿~4亿吨也有些夸张。”北京钢联资讯总监徐向春表示,这或许就是双方的谈判策略,一方会报较高的卖价,一方会出较低的买价,但谈到最后都会妥协。
综合供需两方面情况看,徐向春认为,对于中钢协来说,新一轮铁矿石谈判的关键应该是抓紧有利时机,而不是像今年这样死守一条线,越拖越麻烦。
“中国模式”走上台前
除了反击三大矿山的提价企图,中钢协在此次会议上还提出要确立铁矿石进口的“中国模式”,其中包括三项主张:一是进口铁矿石结算周期从1月1日到12月31日;二是坚持长期协议量价互动,量大应价优;三是统一价格,确定了长期协议的供货商就不允许再向中国企业出售两个价格的铁矿石。
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表示,建立“中国模式”任重道远,当前中国的铁矿石进口秩序依然混乱。比如,今年1~8月,中国进口铁矿石累计已达到4049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9812万吨。再加上国产铁矿石由上半年减产转为增产,国内企业超量进口铁矿5000万吨。
“中钢协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中国模式的可行性比较成问题,”一位民营钢厂负责人士表示,比如取消现货矿,只保留长协矿,在中国钢厂如此之分散,各家需求各异的背景下是不太现实的,“除非你把所有的小贸易商都消灭了,只保留几家大的。但这样一来岂不是又回到了计划经济时代冶金部一家负责进口的格局?”
至于“超量进口”的问题,各方更是见仁见智。“我的钢铁网”分析师曾节胜表示,超量进口是建立在海外矿石“相对低价”的基础之上的,这其中相当一部分都不是“即期需求”,而是起到一个“调蓄池”的作用。
三大路径浮现
在经历了2009年铁矿石谈判的拉锯战之后,各方对于中国铁矿石供应存在的缺陷都有了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有分析认为,中国要满足不断上升的铁矿石需求,有几个可行的办法:除了达成确定价格的长期供应合同外,还要加快投资海外铁矿石开发、加强国内资源的勘探力度。
目前看来,中钢协在推行长期供应合同方面立场较为坚定。而中国钢企的海外投资2009年以来的进展也比较明显。虽然近期中国钢厂投资澳大利亚受阻,但总的来说,中国铁矿石供应源头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三大矿商的话语权遭到削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在加强国内资源勘探方面,辽宁本溪宣布发现30亿吨大铁矿的纪录在短短数月后再次被刷新。10月初,山东省地矿局宣布,经过数十年的勘探,济宁发现规模可能超过50亿吨的特大铁矿。
“虽然由于品位和埋藏深度的问题,国内大铁矿的实际开采价值可能并不高。但这种后备资源能够起到一种战略平衡作用,即进口铁矿石如果要价过高,就会激活国内资源的商业价值,这有利于增强中方在铁矿石谈判中的话语权。”一位钢铁业权威人士向记者表示。(记者何欣荣)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