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探讨后危机时代经贸合作 签逾40亿美元合同——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中俄探讨后危机时代经贸合作 签逾40亿美元合同
2009年10月13日 18: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0月13日,第四届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商务部与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共同主办,论坛以“应对危机,面向未来”为主题,深入探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俄经贸合作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进一步发展两国务实合作的建议和思路。 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俄经济工商界论坛开幕 中俄签40多亿美元协议

  中新社北京十月十三日电(记者 俞岚 翁阳)第四届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十三日在京开幕。两国就如何携手应对危机以及后危机时代的经贸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签署逾四十亿美元的经贸合作项目。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举行,今年又适逢中俄建交六十周年,以“应对危机,面向未来”为主题的本届论坛受到高度关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与俄联邦政府副总理茹科夫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张德江高度评价了近年来中俄经贸合作关系的新发展。他指出,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中俄经贸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不仅有利于应对危机、促进两国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茹科夫坦言,金融危机给中俄双边贸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困难是暂时的”。两国政府已采取措施,积极促进双方在能源、投资、航天、科技、林业、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金融等领域的合作。

  自建交以来,中俄经贸合作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并在最近十年驶入快车道。金融危机对双边贸易造成了一定冲击,但无碍两国合作的总体发展势头。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二〇〇八年,中俄双边贸易达到创纪录的五百六十八亿美元。双向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也渐入佳境。今年上半年,中国已成为俄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和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在能源、航天、高科技等领域的大项目合作进展顺利,金融合作日益密切。

  面向未来,中俄均认同,应把握机遇,把两国经贸合作关系提升到新水平。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和俄联邦政府经济发展部部长纳比乌琳娜在给论坛的书面致辞中都表示,双方应通力合作,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为后危机时代的发展创造条件。

  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以及后危机时代,张德江建议,双方可在四个方面加强合作。一为加强产业合作,将政府共识落实为相关产业和大企业间在投资、技术改造、工业标准化等方面的广泛合作与交流。二为转变贸易方式,共同打击“灰色清关”,走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三为完善金融服务,加强银行结算和信贷方面的合作。四为创造良好环境,坚持相互开放市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

  论坛开始前,两国签署了四十余亿美元的经贸合作协议。这是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自二00六年举办以来,签约金额最多的一届。完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