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此前我国高层多次重申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澳大利亚央行突然加息,再次引发了国内对央行加息预期的争论。
G20峰会刚过没几天,其定下的“继续刺激经济”基调似乎就被其成员国澳大利亚所打破。10月6日,澳大利亚中央银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从3%提高到3.25%。这是G20成员国中首个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的国家。
金融危机阴影尚未完全散去,澳行此时加息是否合适?我国货币政策应该做何反应?近日来,各研究机构“加息”与否的声音此起彼伏。
“货币政策应有足够的前瞻性。”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分析,澳大利亚CPI同比虽仍然处于下行通道,但其央行预计其下降已经开始减速。马骏提醒央行决策人士,货币政策制定必须是有“前瞻性的”,应充分认识到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影响的“时滞”效应,一定要做到未雨绸缪。
马骏同时还指出,澳行此次加息也充分考虑到了房地产因素影响,澳大利亚国内房屋贷款增速强劲,拉动住房价格明显上升,这种形势通过加息可明显抑制。在我国,房产价格指标虽不纳入CPI统计范畴,但马骏指出,过热的房产投资所引发的相关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必然对我国CPI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马骏认为,有必要将调控房地产贷款增长和价格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这也是澳行加息对中国货币政策的重要提醒。
对于市场上关于加息会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问题,马骏认为不太担心。他认为,中国官方手中还有很多行政性的手段可以控制热钱爆炒人民币的风险。相反,如果中国的货币政策(比如通过两三次加息等)能有效地稳定房地产市场,将年均房价上涨幅度从15%降至5%,则反而有可能减少热钱流入的冲动。
分析人士表示,由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大都还未走出金融危机泥潭,如果此时中国加息,必然将承受较大的舆论压力。对此,马骏认为,由于澳大利亚的率先加息,韩国央行也已经公开表示对房地产过热和贷款加速的担心,加息可能性增加,此时中国即使加息,也不用背负“打头枪”的指责。
尽管马骏并未明确提出加息,弦外之音却溢于言表,但国内对央行是否应加息的问题,更多是持否定态度。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出席香港银行界活动时明确表示,现在谈退出措施言之尚早。刘明康指出,中国内地的救市方案与美国及欧洲市场不同,中国并没有把钱花在银行业上,而是投在基建及加速行业集成上,且早前G20的会议亦已达成共识,暂时不宜退出。
农业银行高级经济学家何志成也认为,目前我国也尚不具备加息的条件。他指出,虽然我国的经济数据比欧美和日本要好得多,但基本上都是靠4万亿元的财政刺激政策,以及信贷扩张拉上去的。真正有多少投资能够创造有效利润很难说。如果三季度的GDP同比增速没有达到9%,那么全年的经济复苏就不稳固,现在加息还不切合实际。(实习记者 况玉清)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